第340章 凡是带“长”的都是领导(2/5)
说着,他就出了自己的这间屋子,去了旁边。
阳子趁这个机会叫许凡:“凡子,凡子!你看看这个怎么样?”
他指着座钟旁边两个圆筒一样的瓷瓶子,上面是彩绘的喜鹊登枝,韩青家里也有一对儿。
这东西就是帽筒。
帽筒兴起于清代咸丰年间,兴盛于上世纪前半叶,到现在也就一百五十多年。
最开始,帽筒用玉置放帽子,后来发展成为居家摆设,女儿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
帽筒以制作工艺、制式、绘画等,包含了华国一个半世纪的民风民俗,成为雅俗共赏的古董瓷器之一。
早期的帽筒并不是圆柱形,在清代出奇,康雍乾三朝,是把官帽放在一个圆形类似于香薰的上面,这是帽筒最初的雏形。
筒状帽筒出现的时期大体为乾隆晚期左右,随着工艺的简化最终形成圆柱形无孔帽筒,并不是只有咸丰时期才出现。
而最为古玩行当认可的是龙泉窑帽筒,高24c,口径12.8cm,底径12cm,创制与嘉庆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流行得到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
龙泉窑帽筒为传统样制,直口,筒腹,口略大于底,中空,外壁上端饰双线边纹两道,两道边纹间斜划网格纹,筒壁饰六个等距,上下相交错的海棠花式镂孔,这是为了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同时也可用于熏香除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