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宣德炉(4/5)
许凡双手把香炉翻了过来,入手沉甸甸的。
“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工整的楷书款识清晰可见。
“宣德炉?!”钱老板和霍老板同时惊道。
许凡的心跳开始加快了,这是他见到好东西时候,下意识就会产生的生理反应。
说起宣德炉,大家都清楚,也是现在市面上被仿得最多的一种古董。
这就要说到华国的历史传统了,很多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时候,在书房里焚上一炷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
继续阅读
因此,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作的香炉。
元末明初随着同期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来的材料逐渐被铜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
而真正的宣德炉,并不是全指宣德年间铸造的香炉,而是指朱瞻基在位期间,设计和监制的一批香炉,据说只有三千件。
因为那一批红铜是暹罗国敬献的,又被加入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进行铸炼。
在那之后,再没有出品,三千件香炉,每只都大气异常,宝光四射,色泽纯净,有婴儿肌肤般幼滑的感觉。
根据颜色分成佛经纸、粟壳、茄皮、褐色五色,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
后来,民间也好,官窑也罢,纷纷仿制,尽管形态相同,但重量、色泽单一,款识随意,和这一批的宣德炉区别还是很大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