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3/5)
朱雨深对那些找他帮忙垫一下孩子的学费,结果又没来还钱的人是没有怨言的。但他觉得,有些人明明有能力可以帮人一把,却袖手旁观。也许他们还能扯得上一定的关系,就这样不管不顾,等着看人跌倒,再落井下石地奚落一番。那才叫可恶!现如今,在这个势利的社会中,人性中的善几乎已经泯灭了。人没有了爱心便异化了,变成了异形。所以他们反而要把具有爱心的朱雨深说成是“呆子”。
其实他朱呆子的行善早就开始了,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心中一直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小时候,他的父亲有黄胆病却还嗜酒如命。因为穷,父母亲免不了争吵。在他读小学时,母亲终于受不了家庭纠纷,决绝地离家出走了。后来,让人发现她在邻镇的张村又和人结婚生子了。
母亲走后,父亲整日醉酒,在家不省人事。这其中两个姑姑生活上对他家照顾不少。朱雨深也比较争气,考上了高分才能进的公费的市里师范学校。但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太差,他的生活费都成问题。学校的师长们见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了他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给他申请了助学金。加之他自己所获得的头等奖学金,凑在一起,他的生活每年也就这么将就了下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业后,作为优秀毕业生,加之具有了自考大专学历的朱雨深,顺利地分配在了孙镇中心小学教书。当时朱雨深欣欣然,觉得自己虽然出身穷苦,但生正逢时,上天给了他好的机遇。后来,好的命运再次向他微笑着敞开大门,他获得了外出进修的名额。结业后,他就成了一名中学教师。
上班后,他节衣缩食,很快还完了读书时所欠的债。还完债后,他想到了几年来自己所享受的助学金等。那些钱是所借外债的好几倍,如今却不需要他来偿还。每念及此,朱雨深感动不已。这就是他心中的那股暖流。
从此朱雨深决定,只要他能够,他就要感恩地去回报社会,帮助和他一样困窘的人。另外,他还将努力成为社会的一名可用之材,为社会的进步尽绵薄之力。但他觉得并不是每个受恩者都要像他这样做,人只要有一颗爱心就行了。因为人首先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社会同时也应该宽容那些受过恩,而暂且还在为生存挣扎着无法感恩的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