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深渊中的悲哀(2/5)
更糟糕的是,由于当时管理上的疏漏,员工根本没有进行登记资料的留存,使得这条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线索根本无从查起。
就这般,衣服这条重要的线索无奈地戛然而止,中断得如此突然而彻底,让案件的侦破再次陷入僵局。
警方在当前困境下不得不迅速调整侦破思路,果断开始大规模走访河流周围的居民,试图从他们那里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与此同时,警方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死者那难以辨认的脸进行了艰难的初步还原,精心绘制出了尸体的模拟肖像。
并将其张贴在发现尸体的周围社区显眼位置,还通过悬赏通告的方式广泛征集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
很快,时间的指针匆匆来到了 4 月 24 日,在众人的期盼中,案件终于迎来了关键的转机。
住宅交叉口附近的一位姓陈的老人急切地打来电话,语气笃定地声称死者和他的一个老朋友极为相似。
这位老朋友叫老徐,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如今已 69 岁,早年因感情不和离异,退休之后选择来到杭州安享晚年。
陈姓老人还在电话里详细提到了几个关键细节,比如老徐曾经在工作中担任过副经理一职,其身上还留有明显的刀疤,而这些显着的特征与死者的情况高度吻合。
那么,死者究竟会不会就是陈老先生口中的老徐呢?
为了尽快确认死者的身份,警方根据陈先生所提供的宝贵线索,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杭州老徐曾经租住的房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警方满怀期待地到达时,却发现出租屋已经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整个房间显得空空荡荡,仿佛从未有人在此生活过一般,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痕迹和线索。
但警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秉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一番仔细且全面的搜查,终于在毫不起眼的垃圾桶里找到了一张用过的纸巾。
随后,警方立刻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将其与死者的 DNA 进行严谨比对,最终确定死者正是老徐。
据陈先生所述,老徐平时都是形单影只地一个人生活,在杭州这座城市也没有什么来往密切的朋友。
继续阅读
这就不免令人心生疑惑了,为什么老徐住的出租屋会如此空无一物?难道是他换了新的居住地?
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警察不辞辛劳地找到了房东询问具体情况。
房东回忆并反映道,4 月 9 日那天,老徐的女儿曾来过这里办理退房事宜,声称老徐因为和她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回老家了。
所以她便来把房子退掉,而且将屋里所有的家具和家用电器都变卖处理了。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警察立刻敏锐地起了疑心。
因为经过法医专业且严谨的鉴定,老徐的死亡时间应该在 4 月 1 日左右,所以在 4 月 9 日的时候,老徐毫无疑问早就已经死亡。
那么,为什么老徐的女儿会言之凿凿地说她当时和老徐发生了冲突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