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绝境:机器人的自救与团队的智慧较量(2/5)
“小吴,注意调整机器人二号的推进器功率,根据水流方向和速度进行动态补偿。目前磁场强度在 0.3 特斯拉左右,且存在多处磁异常区域,你需要手动修正导航偏差,保持与机器人一号的相对位置稳定。”小赵在通讯中焦急地提醒道,眼睛紧紧盯着电磁监测数据,不敢有丝毫懈怠。
“收到,但是水流的变化太复杂了,我只能依靠有限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预估和调整。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小吴咬着牙,双手紧紧握住操控杆,艰难地操控着机器人。他的内心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仿佛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而他手中的操控杆就是决定胜负的武器。
在机器人二号艰难地向机器人一号靠近的过程中,机器人一号也在努力进行着自救尝试。它内部的智能系统不断地分析着自身的处境,试图寻找最佳的脱困方案。
“我是机器人一号,目前我的传感器检测到周围岩石的温度存在微小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岩石内部结构不同导致的热传导差异。我计划利用自身携带的微型热脉冲装置,对卡住机械臂的岩石进行局部加热,使岩石产生热胀冷缩效应,希望能够借此松动岩石。但这个操作存在风险,过度的加热可能会引发岩石破裂,对我造成更大的伤害。”机器人一号通过通讯系统向地球操控室报告着自己的自救计划,它的电子音中似乎也带着一丝决然和紧张。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机器人一号,你的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密切监测岩石的温度变化和结构状态。我们会同时配合你,从外部寻找救援的最佳时机。”向阳沉思片刻后回应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为机器人一号在绝境中仍能积极思考自救方案而感到骄傲。
小周在操控台上紧张地关注着机器人一号的自救操作,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机器人一号,开始加热时,功率先控制在 20%,每隔 10 秒增加 5%,同时我会监测机械臂的受力变化。如果发现受力突然增大,立即停止加热。”小周大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