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定址与深度研讨(2/5)
赵教授走到办公室的黑板前,拿起粉笔一边画一边讲解:“首先,肯定要有一个专门的合成实验区,这是聚墨林材料诞生的关键地方。在这个区域,我们要配备最先进的聚合反应设备,像高精度的反应釜、精确的物料投放系统等。我了解到有一款新型的反应釜,它能够实现超微压力和温度的精准控制,误差范围极小,这对于聚墨林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复杂反应条件控制非常有帮助。不过,这设备价格不菲,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采购和使用的方案。”
向阳沉思片刻后说道:“赵教授,成本方面我们肯定要综合考量。但如果这设备真能对研发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也不能因小失大。除了合成实验区,其他区域您还有什么想法呢?”
赵教授接着说道:“性能测试区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设置高温测试、腐蚀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多个子区域。在高温测试区,我建议采用那种可以模拟极端高温环境并且能够实时监测材料内部结构变化的设备。我之前在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看到过一款类似的设备,它利用特殊的激光技术和热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材料在高温下分子结构的演变过程,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聚墨林材料的耐高温机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向阳不禁赞叹道:“赵教授,您的见识真是广博。这样的设备如果能应用到我们的实验室,那我们对聚墨林材料性能的研究肯定能更上一层楼。那腐蚀测试区呢?”
赵教授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腐蚀测试区,我们要构建多种不同类型的腐蚀环境模拟装置。不仅仅是常见的酸碱腐蚀,还要考虑到太空环境中的特殊腐蚀因素,比如辐射、微尘撞击等对材料腐蚀性能的影响。我想我们可以和学校的辐射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综合性的腐蚀测试平台。他们那里有先进的辐射源设备,我们则可以提供材料样品和相关的腐蚀测试技术支持,这样既能资源共享,又能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