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博弈与合成几率之辩(2/5)
向阳微微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工程师们问道:“从技术角度出发,你们觉得这些投入是否合理?这些设备和条件是否真的能满足我们对石墨烯材料研发的需求?”
首席工程师李工沉思片刻后说道:“向总,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些设备确实是研发石墨烯材料所必需的。就拿那台石墨烯合成反应炉来说,它的精度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合成高质量的石墨烯。目前市场上虽然有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反应炉,但在温度控制、反应压力稳定性等关键参数上,与这款 200 万美元的设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些参数对于石墨烯的合成过程至关重要,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合成失败或者得到质量低劣的产品。但是,我也在思考,我们是否可以探索一些其他的途径来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比如,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共享某些大型设备,或者对一些二手设备进行翻新改造后使用。虽然这可能会面临一些技术风险,但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将能为公司节省一大笔资金。”
财务总监听闻,立刻反驳道:“李工,共享设备或者使用二手设备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大。共享设备涉及到与其他机构的协调合作,时间安排、使用权限、维护责任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研发进度。而二手设备的翻新改造同样存在风险,我们无法保证其性能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一旦在研发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不仅会造成实验失败,还可能导致原材料的浪费,损失可能会更大。”
这时,年轻的工程师小王也忍不住发言道:“我觉得我们不能只盯着设备的价格,还应该考虑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我们在研发石墨烯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断有新的技术需求和实验方案出现,如果设备的可扩展性差,后期我们可能还需要再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或者更换。所以,在采购设备时,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产品,即使价格稍微高一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更划算。”
财务团队的一名成员则回应道:“小王,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1000 万美元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如果再追求过高的设备扩展性和兼容性,资金缺口将会更大。我们需要在技术需求和财务可行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