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再聚与实验展望(2/5)
赵教授沉思片刻,说道:“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确定实验室的具体架构与功能分区。就像盖房子,得先把蓝图规划好。咱们之前大致提过一些功能区,现在要进一步细化。比如合成实验区,除了要配备先进的反应设备,还得有专门的原料预处理区域,确保投入反应的材料纯度和状态达到最佳。这部分筹备工作预计需要两个月时间,包括设备的选型采购、场地的初步改造以及相关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
向阳微微点头:“教授考虑得很周全。那性能测试区呢?这对于评估我们研发的新材料至关重要。”
赵教授接着说:“性能测试区的建设可以与合成实验区同步开展。它里面要设置多种测试平台,像力学性能测试平台,需要采购高精度的万能材料试验机,能够精确测量材料从微小应变到断裂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这对于判断新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极为关键。还有热性能测试平台,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设备不可或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相变情况。这一系列设备的采购和调试,算下来大概需要两个半月时间。不过,在设备采购过程中,我们得提前做好市场调研,确保所选设备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和售后保障。”
向阳一边记录一边说道:“确实如此。那数据处理与分析区域也不能忽视,毕竟大量的实验数据需要专业的处理才能为我们的研发提供精准指导。”
赵教授赞同道:“没错,向总。这个区域我们要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集群,安装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不仅要能处理常规的数据统计分析,对于一些复杂的材料模拟计算,比如分子动力学模拟,也得有足够的计算能力。这部分筹备大概需要一个半月时间,主要是计算机设备的采购与软件的安装调试,以及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工具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