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净价发行(1/5)
其实,这可真是工商业文化的体现,也是基层普罗大众为适应工商业发展而进行的主动变通。真要成为九州的新闻热点,估计与李再兴的股份制一样,又肯定会是“在各级领导或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了吧。
车夫很健谈,开玩笑的说:
“老师,你有艳福,带了姊妹俩呢,这个年代这种事不稀奇,不过像你这样敢公开着上街,可是第一次遇到的。”
“既然敢公开上街, 那就没有事,藏着掖着的, 那才是真有事。你说是不是?”
“那倒也是,啥事就怕公开,公开的没有事 ,有事的不敢公开。你像刚来的区长和电视台那娘们,哈哈,那才是没本事,本来谁也不知道的,一下子让小林弄的都知道,估计他俩都快干不下去了。”
“你也消息灵通,啥也知道。”
“我们接触各类人物,当然啥也知道。那又有啥,人家还不是照样上电视台吗?电视台成了夫妻店了,想咋咋。”
“你是哪里的?”我问。
“我是下岗的。在厂里干了半辈子,年纪大了,结果一个减员增效,下来了。当年也没有攒下钱,人家别的地方干啥也不要我,就只好卖苦力蹬三轮了。”
“赚钱就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挣钱,蹬三轮也不丢人。”
“对啊,不偷不抢,光明正大,我敢公开说现在赚钱不比上班的时候少。要是当官的敢光明正大赚钱,公开自己的收入,我给他当孙子都行。”
说话间,就到了煮锅店,看看时间,也才五点半,这也有好处,里面可以挑一个满意的单间,干净整洁,严密,称心如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