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把守函谷关(3/5)
毕竟,项羽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才是覆灭秦朝的最大功臣,是他拖住了秦国最后的生力军,并最终将其歼灭。
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各路诸侯对项羽更是毕恭毕敬,充满敬畏,无人胆敢违背他的旨意。
函谷关前的闭门羹,令项羽这位自尊心、占有欲和支配欲都极为强烈的人物怒不可遏。
这一举动不仅过早地暴露了刘邦的野心,更使兵力单薄、实力有限的刘邦过早地成为了项羽的敌人。
项羽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迅速行军。终于,在十二月中旬,他们顺利抵达戏水一带,并在新丰鸿门(今陕西西安东北鸿门堡村)安营扎寨。
在项羽军队的西边,便是驻扎在灞上的刘邦军队。双方军队相隔仅有大约四十里之遥。
项羽此时仅仅是生气,倒没有非要把刘邦怎么样的想法。
哪知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刘邦手下有个叫曹无伤的人,是刘邦军中的左司马,负责执掌军政,生性趋炎附势,热衷名利,爱攀高枝。
这天,曹无伤听说了项羽在函谷关大发雷霆的消息,顿时眼珠一转,肚子里坏水翻涌。
他心想:“这可是个讨好项羽、谋取好处的好机会啊!”于是,他当即决定给项羽写一封信,信中写道:
项将军:
我在沛公军中担任左司马一职,最近发现了一些重要情况。
沛公想要做关中地区的大王,却没有事先向您请示。
不仅如此,他还私自作主,封原秦王子婴为丞相,并将咸阳城中的金银财宝都纳入了自己的囊中。
作为一名忠诚的臣子,我深知沛公此举对将军不利。
因此,我特意写信告知您这些事情,希望能得到您的重视和回应。
曹无伤写完信后,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这一招既能让项羽对刘邦产生不满,又能让自己在项羽面前立下功劳,真是一举两得。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一举动最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
曹无伤的这封信简直就是一封诬陷之信!刘邦虽然的确有称王关中的心思,但却没有丝毫证据表明他曾封子婴为相,更没有任何理由支持这种行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