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准备废立太子(3/5)
刘邦微微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可大臣中谁适合呢?”
“依臣之见,唯有御史大夫周昌能担此重任。此人性格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吕后、太子和大臣无不对他又敬又惧。”
赵尧一边说着,一边心里暗自盘算着。只要将周昌从长安调离,那他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御史大夫一职。
如此一来,既能替皇上排忧解难,又能实现自己的升迁美梦,简直是一举两得,堪称天下少有的美事。
刘邦听完赵尧的建议,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确实很有道理。
周昌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对朝廷忠心耿耿,由他辅佐刘如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刘邦决定任命周昌为赵国丞相,辅佐刘如意。
于是,刘邦对周昌说:“我想麻烦你帮个忙,你就去赵国做相国辅助赵王吧。”
周昌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连刘邦都要敬畏他几分,更不用说其他大臣了,他们更是畏惧他。
因此,只要有周昌在,戚姬和她儿子的性命就能得到保障。
周昌一听,眼泪立刻夺眶而出,哽咽着说道:“我从一开始就跟随皇上您,一直尽心尽力地辅佐您,如今皇上为何在半途抛弃我,将我派往诸侯国呢?”
能让一个如此耿直敢言的人流泪,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由此可见,周昌对刘邦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刘邦看着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臣子,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之情,但他也无可奈何。
他拍了拍周昌的肩膀,轻声说道:“我知道,这样一来你的地位就会降低,实在是有些对不起你。
但是我确实非常担忧赵国的局势,担心赵王会遭到他人的谋害。
在众多大臣之中,只有你能够胜任这个重任,所以请你务必接受这个任命。虽然这可能会让你感到委屈,但希望你能够理解我的苦衷。”
听到刘邦肺腑之言的周昌无奈地叹了口气,表示同意。
而最终接替他职位的人,果然如他人所言,正是赵尧。
当初当别人预言接替周昌的会是赵尧时,周昌听了后愤怒不已,他认为赵尧根本没有资格胜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尧仅仅在刘邦面前说了几句话,就让周昌不得不提前离开;更让人惊讶的是,周昌走后,赵尧成功地说服了刘邦,顺利地接任了周昌的职位。
有些事情,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实力,还需要善于言辞和表达,而赵尧恰恰是一个懂得如何美言的人。
赵尧用计谋调离了周昌,使得吕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持力量,她对此怀恨在心。
周昌的离去让吕雉陷入了困境,她的儿子刘盈失去了一把有力的保护伞,吕雉为此忧心忡忡。
吕雉再次陷入了忧愁之中,愁绪难以排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