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神方(4/5)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说白了,这种脉象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
而现如今,脉象的异常,陈路也显然感受到了。
那就是,阳气失去了阴气的制约。
阴气,也失去了阳气的防护。
所以,导致了内外环境之间的紊乱。
导致了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
这种气的逆乱,是现代医学解释不了的。
很快!
陈路发现了就连中焦也出现了问题!
然后……
是下焦。
同样出现了问题。
陈路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样的脉象。
很奇怪。
这时候,一旁的李成儒看见了陈路的心思,顿时走了过去。
“怎么回事?”
陈路微微沉默,说了句:“阴阳失去制衡,出现了病态的平衡!”
“我觉得,这可能和他目前生理生化的异常平衡,有关系!”
听见这话,李成儒脸色更加严峻起来。
“有办法吗?”
陈路让开身子:“李老师,您来感受一下!”
说话间,陈路让开了身位。
李成儒走了过去,开始把脉。
而陈路这时候,脑子转的很快。
他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按理说,水土不服,用中医理论来讲,是地气使然。
可是,地气不会引动阴阳啊!
而有什么东西?
可以让五脏六腑皆病呢!
而五脏六腑全都明明病了,可是却又诡异的平衡?
这显然解释不同!
中医的理论,很多时候都在推理。
陈路无法从病症上思考,只能从基础上琢磨!
这时候!
李成儒也抽离双手。
“的确!”
“很奇怪。”
“正如你说的那样,属于一个病态的平衡。”
“这种水土不服,有些奇怪!”
“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邪气,在干涉。”
“要不然,不会这样的。”
“可是,这种邪气,很奇怪,他似乎可以调动身上的气机,和侵袭五脏六腑,而不知祟踪!”
“这是什么邪气呢?”
两人沉思的时候,一旁的格伦也在细细的关注。
胸前的摄像机,也在闪烁红光。
他是第一次见到中医辩证。
而且是高难度的那种。
忽然!
陈路想到了什么!
他连忙说道了句:“瘴气!”
“对!”
“是瘴气!”
李成儒顿时面色一紧,眼神里多了几分恍然大悟。
而陈路继续说道:
“没错!”
“就是瘴气!”
此话一出,房间里所有人,都有些诧异的看着陈路。
瘴气吗?
陈路这时候,忽然看向一旁的黄虎成的妻子,问了句:“前段时间,大概一个月前,他是否出现过尿血?”
听见这话,对方顿时瞪大眼睛。
“出现过!”
“当时还做了检查,以为是肾炎。”
“最后两天之后就没有了!”
“您怎么知道?”
陈路没有回答,继续反问:“那是不是昏迷?”
女人这一次再也按耐不住了激动,连连点头:“的确!”
“前后间隔一周!”
陈路忽然激动的说道:“那病情,就在这里!”
“他就是瘴气!”
而这时候,黄炳仁忍不住说道:“瘴气我知道一些的。”
“可是,现在,哪有什么瘴气?”
“而且我父亲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啊?”
“就是去了一趟马来西亚。”
“回来以后拉肚子,还以为只是单纯的水土不服。”
陈路微微一笑:
“现如今,我们几乎很少听到某个地方会发生瘴气了。
一来是因为我们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辨别出导致人类生病的源头,比如:是病毒还是微生物,是有毒物质还是环境不适。
而瘴气的称呼过于笼统,逐渐被取消了。
二来是因为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越来越多,对疾病的传染源也了解的越来越多,我们能够查清楚导致人体生病的传播途径,并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来阻止疾病的传播。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瘴气”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古代《后汉书》记载中,就有这样的水土不服案例!说的就是这种瘴气。”
“瘴气,这种属于微生物,很难完全消除,只有特殊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感染!”
李成儒好奇的问道:“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脉象呢?”
陈路此时感觉内心极为兴奋。
“胸膈至腹为中焦,其气象人,自腹至足为下焦,其气象地!
以五行论之,上焦属丙丁火,中焦属戊己土,下焦属壬癸水,在五脏!
心肺阳也居上,能让清气升腾而心肺协调。
脾阴坤土也居中,才能让脾胃相和,不至于泄泻不止。
肾肝阴也居下必也,阴能升,阳能降!
以成水火之既济,天地之交泰,则为平人!”
“可是,瘴毒,比较特殊!
古人云:若夫发瘴之地,秋冬多热!
而印尼和马来西亚这些本就是赤道周围,古代容易沾染瘴气。
秋冬季节也是热性偏多!
而人身阴阳之气,上者自上,下者自下,而成水火之未济,天地不交之否,故一触外邪,五脏俱病!”
“这种病发作起来,十分特殊!
多上热下寒.外热内寒!
为什么呢?
因为天气通于肺,天气热,故肺热极!
所以大渴引饮小便频数或遗尿气逆胸中痞闷.或衄血!
而同样,心在上焦火位,天气热,故心热极,所以心烦闷乱狂言谵语神识昏沉瞀不知人!
这就是为什么黄先生会出现这种尿血、昏迷的原因所在!
可是,这些都是前期症状!”
陈路继续说道:“吐血饮冷舌黑面红口唇生疮这是表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