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获全胜(2/5)
民间中医,数不胜数。
而且大多数的民间中医,都各有传承。
相比于学院派,他们学到的更多是经验的积累。
至于国医大师?
呵呵!
若是医阁想要推举国医大师,轻而易举就能推出来。
国医大师,说白了,更看重的是地位。
这个地位,包括了学术地位,和行业地位。
很多国医大师,都是领导。
做领导的,最容易结识领导。
所以,大多数的时候,这些人之所以被评选为国医大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关系。
但是,医阁缺少关系吗?
当然不会!
只是,很多人只想闷声发大财,压根对于国医大师这个称号,没有感觉罢了。
与其得到一个虚名,倒不如换来子孙后代的安稳和长安。
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医阁内,很多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团体和家族。
他们把这些资源,花费在培养后代,和给后代积攒上面。
赵传元在穆田这里,压根得不到任何尊重。
就凭他这么大岁数,还欺负一个娃娃,还偏偏输了比赛,不愿意承认。
这种人,说白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这时候,穆田亲自说道:
“既然你们都想知道到底输在哪儿了。”
“那我也不妨告诉你们!”
“本次挑馆选择的患者,是我们医阁龙榜十名成员精心挑选出来的。”
“患者,男,29岁。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患者略通医道,以推拿按摩为业,1年前出现进食后胃脘饱胀不适,去某人民医院检查肝胆B超正常;胃镜示:浅表性胃炎。
经多家医院中西医诊治,症状反而趋向严重。”
“就从诊断而言,赵传元就输了!”
“患者的诊断为胃痞。”
“而赵传元选择的是胃痛,陈路选择的是胃痞!”
“而就证型分析来说的话。”
“输的更加彻底!”
“患者之前就找过医生,以补中益气汤或滋养胃阴法之类,进行过好治疗。
重用黄芪50g、石斛30g以上,越服越胀,渐致吃米饭亦胀,勉以粥汤度日,体重从120斤下降到不足90斤,骨瘦如柴,中断工作,在家休养。
而对于脉诊而言,脉右关虚大,重按无力,左关沉取弦数搏指有力,舌淡苔白边有齿痕。
诉略食后即胃脘痞胀,时有嗳气,以长舒为快,厌食,乏力,便溏。”
“这是一个虚症。”
“赵传元选择的是肝胃不和,肝气初起,带动肝火,出现了湿热征兆。”
“其实不然!”
“这一切的表现,皆为药脉。”
“所谓药脉,是患者服药之后,影响了自身的脉象。”
“这种情况下,便会出现各种掩饰的征兆。”
“本质上,患者还是一个虚症。”
“可赵传元就连这点虚假的药脉都没有看出来。”
“选择的是逍遥散作为汤底进行治疗。”
“这一切,已经输的十万八千里!”
“你以为这一切,不过是因为,肝主疏泄,肝性调达,才导致了关脉大。”
“其实,这压根就是虚假的征兆。”
“脉证不符,也要选择更加精确的方式进行。”
“之前,患者大量服用补气滋阴的药物。”
“所以导致了滋补太过,而不吸收,导致内部湿热滋生。”
“滋阴太过,补气太足,反而导致了患者的胃痞加重!”
“或许说,你的治疗,的确没有问题,用逍遥散中的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生姜薄荷等一类药物进行调和肝脾,从而达到一个抑木扶土的方法。”
“可是!”
“本质上,这所谓的火,并不在肝脏,而是在三焦。”
“三焦气机不畅,补益太过,气机壅滞,导致了虚火!”
“而同样,脾土虚衰,命门火旺,这说明患者的本质是不错的。”
“该患者,最重要的是,清理三焦积郁之火,调和脾土,培土生金,肺与大肠相表里,从而达到通畅三焦,补益脾胃的最终治疗方案!”
听着穆田老爷子的话,顿时下面的赵传元忽然之间恍然大悟。
是啊……
他越想,越发觉得自己被骗了!
所谓的肝脉并没有出现。
出现的是三焦积郁之火,按理说……
他本身把脉的就是左手。
左手心肝肾。
此时此刻,同样是应该能感受到肝脉的精准变化的。
可为什么……
自己没有分辨清楚真假呢?
药脉!
药脉!
这分明就是一个骗局啊!
而且,左手寸关尺三处,除了心肝肾,还有三焦膀胱之处。
自己完全是有机会把握到三焦的啊!
可自己怎么就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呢?
越想,赵传元内心开始复盘起来,他把自己的所有把脉得到的信息,以及和患者的症状进行比较起来。
这一比较!
让他瞬间感觉到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悲恸和绝望。
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他就是这样,硬生生的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他原本以为,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靠着自己的脉诊,轻而易举的就能寻找到病因所在。
可是,事实证明!
这一切,并没有如此顺畅。
自己反倒是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以及引以为傲的脉诊,给自大的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若是自己放在十年前。
在自己的脉诊没有达到察变的时候。
他一定会考虑药脉的存在。
可是……
为什么自己今天没有考虑到呢?
这就是因为他太过于信任自己的脉诊了。
对于入微级别的脉诊,他自信的以为自己抓住了核心,一位肝风初期,所以没有诱发严重的情况。
这一切!
全都是自己的自大导致的。
若是再有这样的机会……
他一定会赢的!
赵传元站在原地,听着穆田的叙述。
一时间!
竟然感觉神情恍惚,摇摇欲坠的感觉。
他知道,自己真的输了。
他自己复盘的时候,回忆起来自己把握到的脉象,甚至是能清楚的感知到这一切的。
可是……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没有好好的去琢磨一番呢?
赵传元忍不住抬手就朝着自己扇了一巴掌!
狂妄!
自大!
目中无人!
赵传元啊赵传元!
你怎么就这样输掉了自己的未来呢?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什么啊!
而穆田看见这一幕,并没有任何的动静,甚至情绪波澜都没有出现。
说实话……
这种情形,他这些年真的是见到了太多太多了。
可医家挑馆,看似是在挑馆。
可实际上不就是在比拼在患者疾病和生死面前的那一份能力吗?
医家挑馆,看似比拼的是筹码。
可实际上,往往是临床中患者的生命啊!
这些成名已久,甚至是威望很高的专家们,一个个临床患者很多。
他们甚至于一个患者只有三分钟的时间。
若是这样的患者面对的是临床中的情况。
而赵传元只有三分钟的诊疗时间。
他会怎么选择?
说白了。
输家,不值得心疼。
因为医学本为三教九流学科,若非人命贵重,才有了泰山之势!
须臾之间,毫厘偏差,往往导致的可能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如此输家,何必怜惜?
输,不可怕!
可怕的是要吸取教训。
或许,这就是医阁当初成立挑馆制度的原因所在之一吧。
医家争斗,争取的可不仅仅是金银细软。
同样也是面对患者的时候,那一份郑重的态度。
而此时……
赵传元苦笑一声,瘫软的坐在了地上。
穆田淡淡的说了句:“赵传元!”
“你是我们医阁成员。”
“输了以后,也不可如此轻视懈怠。”
“患者就在你面前,你现在有足够的时间,上去诊疗一番。”
“希望这一次的挑馆,让你能够清醒过来,不要因为红尘俗事的那些所谓冠冕堂皇的荣誉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医家,医家!”
“核心在于什么?”
“你难道忘了?”
“医阁挑馆的核心所在了吗?”
“夫医者,仁术也,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故其争也,非争于口舌,而争于实效!”
“医家之争,争于技艺,止于兵戈。挑馆者,非为争名夺利,实为医术之精进也!
观其施针下药,或以汤液,或以丸散,各展其长,以期病者之康复!
所以,医家之争,虽有输赢,但争于技艺,然其止于兵戈,不涉武力,不牵情绪。
为的是精进医技,此乃医家之德也!”
“你不要因为自己输了,就垂头丧气,这是最没品的,也是最……没有用的!”
“无论你与陈路有无恩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