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山区致富路(1/1)
致富。 叶向天当然有一百个办法,甚至说是一千个办法。 只是现在,时机还未成熟。 因为自己所能想到的办法。严格来说,所有官员都早已想到了。 毕竟,官场拥有如此庞大的人才队伍,是最优秀人才的聚集地。 毫不客气地说,叶向天不会比任何官员聪明。 在这么多聪明人治理之下,为什么像秀岩县这样的地方,会一直这么贫穷呢? 如果你说是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人才队伍不足,没有战略发展潜力,缺少支柱产业……。 官员和专家们能给出一堆花里胡哨、千奇百怪的理由,听起来,妥妥的万分合理。 如果你相信了,那你就是一个世间小白,你太天真了。 为什么像会有这么多像秀岩县这样贫穷的地方呢,究其原因,只有利益。 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最可以看出事情的本质。 现行的施政办法,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 谁的利益最大化,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然不是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如果真是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还有什么狗屁的贫困县。 举个简单的例子,只要施政方案,能让当权者的利益最大化,再土一点的办法,也能顺利通过,并得到实施。 至于说百姓吗? 只能靠运气了。 如果你的运气好,刚好站在了既得利益的一方,那你也可以顺便,跟着喝点汤,捡些残羹剩饭。 当然,官场上,也有些人,一心想着百姓,想做一番事业,官场永远不缺少这样勇敢的另类。 官场自有解决这些人的办法,用官场上常说的一句话,只是他们缺少施展才华的机会。 当然,这些另类,也只能混于官场,要么妥协,或是无奈地沉寂。 当前,如果想让所有人都富起,让像秀岩县这样的分困县脱贫,当然需要政府主导。 毕竟,那可是官员们实打实的政绩! 可是,阻力相当的大,大的你无法想象。 叶向天当然不会像傻子一样,与整个官场为敌。 他也只能顺时势,巧借贪天之功。 办法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官员们自然不会理会这份小小政绩,换句话说,也会放弃这部分小小的利益,就像农村种菜、卖鸡蛋这样的小事,官员们才懒得理会。 因为,没有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这才是他们随之任之的真正原因。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叶向天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话,然后,笑呵呵地看着四人。 “怎么先富起来,小老弟,你快点说说。” 老八急切地问道,目光流露着急切和期待。 老八可是秀岩人,深知靠着暴力垄断的江湖把戏,不可能长久,只有想个法子赚钱,才是万全之道。 “如果你听我的,靠山吃山,搞特色山货。” 叶向天说罢,轻轻地喝了一口茶,默默地看着对方。 老八听到从事山货经营,立即没有信心,默不作声地喝茶。 这叫什么办法,还当有什么高招呢? 整个秀岩县,就是傻子都知道的办法。 现在,很多人都在经营山货,压根就没见谁发财了。 就连四哥,也觉得叶向天这个办法,根本不叫办法,完全没有走心吗? 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老八一眼,打圆场说道:“这倒也是一个办法,也可以试试,说不定,别有一番天地。” “四哥,这叫啥办法,现在大家都在大搞山货,刚到冬天,所有人都在山上采蘑菇,那也只能赚个辛苦钱,再说,干了整整一个冬天,也没赚到几个钱。” 算是给老四面子,老八没有当场骂娘。 不得不说,老八说得是实情。山里人跟其他农家人一样,土里刨食,树上摘果,一年到头,也就混个饱饭。 如果年头不好,连顿饱饭也混不上。 “今年的山货我全收了。” 叶向天不紧不慢地轻轻说道。 “什么,山货你全收了。” 惊为天上人。 老八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严格来说,更像一个学生。 就是一个学生好不好? 你这眼睛真得瞎了吗? “老弟,此事慎重呀!” 老四更加不好意思,开口劝着叶向天。 毕竟,给老八出主意,叶向天可是看在他老四的面子,要不然,叶向天知道老八是哪根葱。 他可不能让叶老弟赔钱还赚不到吆喝。 收山货,明摆着就是赔本的买卖。 “四哥,放心吧。” 叶向天信心十足,坚定不移地说道。 接下来,叶向天非常认真地说了山货的收货标准。 也只是非常简单的山货分类,这些都是通行的分类做法,也就是后来按级分类的雏形。 别无新意的收货方式。 至于说农产品深加工问题,叶向还会进行二次分级,分类包装,这都是后话。 因为,叶向天知道老八这些人,让他们打架可以,让他们搞农产品深加工,那有点强人所难。 当然,叶向天也提出最严格的要求,让他合理收购山货,不能搞强收强抢。 如果敢搞强收强买,叶向天一点山货都不收。 老八当然一口答应,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如果真有那个小弟不开眼,断了他的财路。 那后果不用多说了? 最后,老八还是不要脸地谈了收购价格。 叶向天云淡风轻地给出高于市场价格20%的价格。 老八听了,顿时乐了。 “老弟,讲究,有这20%的利润,我一定不会让手下人乱来,保证不会亏欠百姓一分钱。” 老八咧着大嘴,笑哈哈地说道。 叶向天知道该离开了,便找个便宜理由出了包间。 出了包间,老四送了出来。 “老弟,真不好意思,让你赔钱了,这笔钱,我出了,万万不能让老弟赔钱。” 四哥不好意思地接着叶向天的手,尴尬地说道。 “四哥,你放一百个心,你的好意,老弟我心领了。 我做生意,你见过会赔钱吗?” 叶向天一脸笑容,告别四哥,转身回了自己的包间。 善解人意任小敏见叶向天这么久才回来,知道叶向天一定被什么事情耽误了。 不过她心里明白,却只藏在心里,默默地看着叶向天的表情。 “快点吃菜吧,都要凉了。” 冰雪聪明金梦辰,不失时机地开口说道。 “好好好,大家一起吃,别客气,看看要不要再加几个菜。” 叶向天借着金梦辰的话题,接着说道。 “你可真行,这么多菜都吃不完,真把我们当猪吗?怎么,是不是感觉我们太瘦了?” 韩苏芳调笑地看着叶向天,调侃道。 “哈哈哈,猪有什么不好,你们不知道,猪可是天下最聪明的,俗话说,大智若猪。” “切,那叫大智若鱼好不好,还大智若猪,你呀,就是不好好读书,现在,大智若猪了吧。” “我看你就是一头猪,以后叫你叶小猪,笨小猪。” 氛围瞬间热闹起来,大家乐哈哈地边吃边聊。 下午三点,终于结束了饭局。 欢笑之下,叶向天想着是破局之法。 收购山货也正是办法之一。 刚刚听到沈城彬少的谈话。 彬少的办法异常歹毒,就是要断了天辰商贸的货源,达到阻止天辰商贸发展目标,当然,也是捧京城大少的臭脚。 断货源,无非黑白两条路。 黑道上的办法,就是阻止大家卖货给东方天辰。 这一点太难了,也行不通。 因为现在天辰商贸的肉鸡产品,全是自己生产加工,原材料一方面由村民自养,一方面来自沪市,他们也无法控制。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抬高货物收购价格。 让东方天辰收不到货。 这也是叶向天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山货的原因。 挖坑,搞商业竞争,叶向天向来是挖坑的高手。 这次坑里不知会有多少猪了。 大智真得若猪吗? 叶向天越想越高兴。 这次获利的应该不止是自己,还有整个秀岩县的老百姓。 如果他们敢公然抬高山货收购价格,秀山县的老百姓自然获利最大,应该可以让大家过个好年。 肥年。 叶向天嘴角露出笑容。 “怎么,你小子,知道我要回沪市,这么高兴吗?” 韩苏芳故意找茬,凝目问道。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你回不回去,没有区别,欢迎你留下来。” 叶向天看了一眼旁边的金梦辰,郑重地说道。 伤感。 韩苏芳顿时伤感满满,她是想留下来,可是,那也要过父亲那一关呀。 “哈哈,还算你小子有良心,不过,我还要安排交换生的事情,这件事刻不容缓。” 韩苏芳转头看着任小敏,问道:“你真得想好了,不去沪市当交换生吗?” 善解人意任小敏看了叶向天一眼,轻轻地摇摇头,小声地说道:“你觉得他会去当交换生吗?” 韩苏芳无奈地摇摇头。 他早就问过叶向天,答案也是否定的。 叶向天不会去当交换生,因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毕竟靠着超强的记忆力,他在哪里都是爷一样的存在。 韩苏芳非常喜欢任小敏,俩个女孩子也聊得最好。 目光落在叶向天身上。 他希望叶向天能劝劝任小敏,毕竟沪市交大的教学质量,那是妥妥的神级存在,不是乡村学校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