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前事莫忘,一座“哭碑”!(4/5)
韦何首先跨前一步,拜倒在地,大声说道:“总督大人英明,末将愿听教诲!”
其它人也纷纷上前拜倒,声称:“愿听教诲!”
……
终于将这帮人给说服了,王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挥了挥手,让大家先起来。
然后说道:“建奴主力虽然全军覆灭,但是,在沈阳城外,尚有许多县乡村庄仍在满清旗人的控制之下。
那里还有很多的汉人包衣奴隶等着咱们去解救,此事刻不容缓。尔等当按预定计划,分兵四出,尽快去救助这些苦难的同胞,让他们不再被饿死、冻死、或折磨而死!”
众将闻言,便纷纷应声遵命而去。
……
计划早就有了的,甚至连谁负责哪一个县、哪一个乡、哪一个村,都已经划分好了的。
这个不用王昊再去操心。
只要命令传达下去,各级将军们自己就会去安排。
没多久,数万大军便分从四座城门鱼贯而出,奔向四方,去救助各处的汉人包衣奴隶,并给予那些虐待、残杀、迫害包衣奴隶者予以严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再接下来,就是留下朴宜勇、朴宜智、宋献策、孙传庭等人,一起讨论民政问题。
对于辽沈地区来说,民政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人口问题。
经过努尔哈赤的祸害,到崇祯五年时,整个辽沈地区剩下的汉族人口才30多万。然后,等到皇太极称帝后,又觉得辽东人口太少,包衣奴隶不够,在入关劫掠时,又劫掠了很多青壮男女押往辽沈充当包衣奴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