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凉凉的说桃花溪(4/5)
杨暮客眨眨眼,然后怒道,“你这不学无术的。肚子里没半点墨水,与其他俗道交流的机会你偏偏付之东流。愚蠢!”
季通哼哼唧唧,“少爷你又有许多学识?我也不曾见你着书立作。”
“哼,夏虫不可语冰。”杨暮客说完走进里间打坐清修。
于扶礼观第三日依旧是早起采霞,修了早课穗光再次来接。杨暮客早有预料,扶礼观开放的书院定然非是正法典籍之所。但到了那阁楼后还是感慨,这么大的书楼只留一日可惜了。
穗光将杨暮客引进楼里,嘱咐了几句便离去。
杨暮客在一楼打量着书架。
书架上码放着纸质书籍,书架隔层都刻画着驱虫祛尘的符文。再回头一看,大门上镀着一层灵炁隔膜。冷热常温,干燥无风。倘若俗人进了这屋子,估计两个时辰便要脱水而亡。哪怕修士可运转灵炁交互,但久了也使人疲劳。
第一层是俱是典仪书籍。有记述历史上邪神于虾元时代的典仪,有龙元龙族祭祀先天神只的典仪。这些个杨暮客都没多大兴趣。
蹭蹭上了第二层,第二层是有关礼的书籍。
杨暮客记得那斯基道人所说,扶礼观有礼经。他找了一圈,果然在末尾的书架上找到了一本原本。前面的大多都是修士批注版本。他只想看看扶礼观的得道之人所着书籍,没兴趣拾人牙慧。于是抽出一本原典捏在手里继续往上走。
三楼是杂书。多是些游记,杂记之类的书籍。
杨暮客挑了一本《西海见闻》,然后又拿了一本《中州游记》。作者同为一人,叫祁昶真人。祁昶不是道号,就是本名。杨暮客对于扶礼观几位仙人入观之后就见过香火牌位。这祁昶正是其中之一。想来成仙得道之人的留笔应该有趣。
三楼的隔间有阅览室。阅览室里开窗通风,隔绝与书楼阵法。在此看书自然不惧失水之疾。
礼经有点类似于逍遥游。通篇都是寓言故事。讲述了各种礼的由来和规章。
其卷首却有礼教乃治民之本这句话。但并非最重要的句子。
最紧要的是。礼乃规章,当与时俱进。万不可待其积重难返,悔之晚矣。
后面的有关礼仪的故事也因这句话展开。从虾元,讲到了龙元,从龙元,讲到道元之初。
读到这里,扶礼观有意脱离天道宗的行为逻辑便明了。拿着典籍文章,当做变成墙头草的行为指导,扶礼观方丈乃真小人也。
放下书本,杨暮客感慨良多。忽然福至心灵,想到了脱身之计。
他下楼走出书楼,穗光就在外头站定。
“紫明上人有何需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