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持剑锋太平可定?(3/5)
“那你来告诉我,贾家商会的资财是从何而来?”
“这……”杨暮客讪讪一笑。
杨暮客总不能说是长寿之功,是高等级生命对低等级生命的掠夺。
他无奈叹口气,将阴司里知晓的事情给小楼说了一遍。
小楼想了想,“水来土掩,不过便是钱财之事。那寡母带着两个小的,着实可怜。本姑娘若能使之赚钱,她们若还是狠了心去污蔑贾家商会,法不容情,也怪不得本姑娘无情了。”
既然小楼姐并未将有人窥觊贾家商会资财当做要紧之事,那杨暮客便可以安心去思索城隍到底意欲何为。
回想了一遍城隍所言,几个重点词。即将血雨腥风,匡扶人道,讲学扬名……
这些词若把道士身份代入进去怪异得很,但是如果是当朝大官,似乎便是理所当然了。
所以城隍这是要紫明道长去帮助某一位朝中大员。那么该是谁呢?与文气相关,想来便是国子监相关之人。
杨暮客曾听朱哞说米太傅曾任国子监博士。而当朝太师仍然担任国子监祭酒。
那么可否从此二人中择一助之?想到二人身份,乃冀朝人道官员执牛耳者,杨暮客这小道士又如何帮助他们呢?
总不能提着一柄长剑上门,“贫道乃是博学多才之人,曾做文抄公念过一篇劝学圣人文章。”
这样徒惹笑话罢了。
杨暮客跟小楼道别,出了屋。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钟声停了。此时已经临近黄昏,冀朝圣人小殓之礼总算进行完成。
阴间下起了大雨。阴气自天空倾盆而落。荡尽浊土,无数尸骨裸露在阴土上。
数千年前的活尸睁开了眼。
冀皇赵霖溜达到了宫中礼司的庭院,礼司正房崔公公还未归。
赵霖伸手从阴间破开阴阳之界,本该是藏起来的木匣裸露出桌面,他拿起一封密信读着。
赵霖问边上的日游神,“这个李思是谁?”
“启禀圣人,根据崔天明的过往,叫做李思之人有二。其一是御书房礼司太监,其二是当今户部尚书汪家车马总管。”
“我御书房里头有一个叫李思的太监,朕为何从未见过?”
“这……小神不知。”
赵霖皱着眉头想了想,摆摆手算了。这封密信是宣王的笔迹,写着让崔天明配合李思寻找冀皇的遗诏。崔天明还刻意批注了时间,是四年前。
赵霖随手拍没了一个凑近前的活尸,对日游神说,“走,去朕的葬礼上看看。这小殓之后他们如何将朕打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