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老式棉花机(1/5)
胡萝卜、洋葱、大蒜等物在西汉时就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原了。
棉花这东西直到南北朝才扩展到西域,宋末元初时才传入中原。
但是岳川知道棉花的潜力……
华夏人发现了棉花的作用后,迅速流传开来,遍布江汉平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下游沿海平原、豫北平原等。
在桑麻之外,又多了一种衣料。
但是岳川也知道,种棉花很辛苦,非常辛苦!
尤其是收获棉花的季节。
棉花从吐絮到采收结束,一般需要60至70天,必须分多次采收。
棉花的植株很矮,一般只长到成人膝盖处。
所以,其他农作物都用“收”和“割”,比如“收麦子”、“割麦子”,“收稻子”、“割稻子”。
但棉花是“拾”——“拾棉花”。
这个字很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棉花采摘的场景。
不信的话,可以弯腰试试,有多少人摸不到自己的脚尖?更别说拾取地面上的东西。
身高超过一米五的人采摘棉花,不但要弯腰,还得屈膝。
并且得反复不停地弯腰、屈膝。
非常伤腰和膝盖。
所以,采摘棉花最常用的方式是跪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