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盛唐挽歌

第124章 纸上谈兵(3/5)

目录

这样等于是卖了下一任刺史的好,同时敦煌地区的普通百姓也会感激他们仁义,于是便可以提高家族在本地的声望。

总之,无论吐蕃人来不来,他们都是不亏的!他们的粮仓主要都在小城以内,城外农庄里的粮仓,存粮数量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但定然不会让这些人伤筋动骨。

对于方重勇来说,有了这批粮食,今年冬天豆卢军便没有了断粮的风险。

这个提议,可谓是双赢的选择。

在来之前,方重勇就猜到本地大户一定会有表示,只是没想到对方居然如此干脆。

“本官就替沙州百姓谢过诸位了,公务在身,本官这便告辞。”

方重勇对众人叉手行礼之后,随即带着方来鹊等人离开,丝毫都不拖泥带水的。

对于朝廷拖欠军饷的大坑,他没有什么别的好招,总结就一个字:拖!

能拖半年就拖半年,能拖一年就拖一年。今天这顿饭,最少可以为自己争取两三个月,这样就能拖到明年春天了!

至于后面怎么办,那后面再说呗。反正基哥都不当人,边军军费都拖欠,那他这个刺史又有什么办法?

又不只有基哥一个人会躺平摆烂?方重勇觉得这方面他完全不输基哥。

……

随着春季的到来,河西走廊五州(沙州除外)陆续脱离了军事动员状态,各军番上士卒陆续返乡务农,每一支边军均处于“缺编”状态。

每年从初秋到初春这段时间开始,便是吐蕃人进犯的高发期。因此农忙完的屯田军户们,便要出壮丁番上,进入河西各军当中轮番值守。

而初春过后,吐蕃人本身也不是兵农分离的职业军队,他们也要农忙。

所以边境会进入相对平静期,河西各军中的兵员也要陆续回家务农,轮番更替,兵员自然就会处于缺编状态。

河湟一线的战局也因此也陷入对峙期,双方均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只是在局部要害地段短兵相接。每次交战的部队,都不超过百人,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然而,位于凉州的河西节度府,却收到了沙州那边送过来的几封紧急公函!

第一封公函,是沙州刺史方重勇抱怨,朝廷连续欠饷豆卢军,去年的冬衣与今年的春衣皆不发放,士卒们怨气很重,有哗变的可能。到时候若是出现不测之事,他这个沙州刺史亦是无能为力。

请凉州府速速补齐军饷,万勿拖延。

这一条萧炅看了只叫苦,今年河西五州的军饷都拖欠了,又不止沙州豆卢军一家!他已经向朝廷请款了,朝廷那边回复说正在办,一定会补齐欠饷。话都说这个份上了,他这个节度使还能怎么办?

总不能振臂一呼造反吧?

反正都是叫穷,喊话喊到萧炅这里的也不止方重勇一人,于是这件事萧炅直接无视了。

他这个节度使也变不出军费来,朝廷再不给钱,他也要默许河西各军去抢劫西域胡商补军费了!

如果说第一条没有出乎萧炅意料的话,那么第二封公函就有点耸人听闻了!

方重勇说自己收到本地“线报”,说有不少吐蕃那边过来的僧侣,在四处打探沙州地形与唐军分布,“或有不轨之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山村里的女人 京海教父:开局杀掉安欣 我开游乐园,给四线县城干成一线 攻略黑化反派?我选当他亲妈! 武侠情缘:从盘点花贼开始 长生从学习开始 都判凌迟了,还叫我忠君体国? 我种的东西有着特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