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盛唐挽歌

第228章 大难起于微末(4/5)

目录

为了避嫌,王难得甚至在第一时间,把与李亨家里有关的所有东西全都给烧没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难得现在不仅不敢想报仇的事情,他甚至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每天在心中祈祷默念,恳求上天让基哥千万别想起他是王思敬儿子这件事!

他能当上河源军军使,除了本身骁勇善战外,忠王李亨没少从中出力。若是当时李亨政变成功,搞不好河源军甚至陇右边军就东进关中勤王了。

皇室内部倾轧的暗流,作为与皇子势力关系很深的王难得来说,感受尤为明显。

事实上,正是杜希望的庇护,此刻王难得才能在河源军军使的位置上继续干下去,要不然在李亨政变失败之后,他就被撤职了。

听到河源军居然也跟着安人军一起“闹饷”,王难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踏马要是闹大了,难保天子不会想起当日老爹王思敬偏向李亨的态度,拿他王难得的人头平息祸端。

“王军使,高秀岩将军也劝了,但是将士们不听啊,都是拖家带口的……”

传令兵胆怯的回道,生怕王难得一刀把自己砍了。

河源军将士的想法很朴素。

安人军闹饷哗变是因为朝廷拖欠军饷,我们河源军也被拖欠了冬衣。

安人军可以闹饷,我们就不能闹么?

安人军都哗变了,我们没有哗变,就算上头要追究责任,那也是先把安人军这一万多人砍完了才轮到砍河源军的人吧?

怎么看朝廷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动静,要不然就纯粹是便宜吐蕃人了。

继续阅读

安人军闹饷,我们河源军也跟着一起闹饷。

成了朝廷要补齐冬衣,败了安人军先顶锅,河源军承担的风险极小。最后估计也是不了了之。

既然这样,那还客气什么?当然是趁着各军军使去开会的空档往死里闹啊!

陇右节度府衙门大堂的各军军使们都是面色微变,河源军名为抓捕哗变的安人军逃兵,实则是将那些逃兵聚集起来,一起闹饷!顺便找人顶锅!

当然了,这很符合河源军一贯以来的“老大哥”心态。

河源军中的士卒多是鄯城周边屯田兵,跟安人军士卒多半是来自外地长征健儿,情况略有差别。

安人军屯扎荒郊野地,又无家小在陇右。他们只想跑路,但河源军却不想陇右乱起来,他们也没其他地方可以跑,更不想被朝廷拖欠冬衣吃闷亏。

于是跟着安人军一起闹军饷,对河源军来说反而是性价比最优的解决办法。

不过即使是这样,河源军还是顾全大局的。

他们是“先礼后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山村里的女人 京海教父:开局杀掉安欣 我开游乐园,给四线县城干成一线 攻略黑化反派?我选当他亲妈! 武侠情缘:从盘点花贼开始 长生从学习开始 都判凌迟了,还叫我忠君体国? 我种的东西有着特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