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总结,兼部分背景介绍(4/5)
他们后面依旧当了六年的叛军。
符合人性的所谓忠诚与背叛,实际上应该是模糊的,是可以随着现实需要,而改变立场的。
无脑的忠诚,无脑的背叛,反而始终都不可能是主流。它们的数量,肯定不会比三条腿的蛤蟆多。
安史之乱当时模糊的是非观念,这跟安史之乱的正史记载肯定接不上,但却可以和中唐藩镇割据的历史接上!
甚至是完美契合!
唯有想自己过日子,想改朝换代的人多了,唐庭才会无法收拾局面。这便是隐藏在史书字里行间中的人心向背。
史官,是可以说谎的,就如同今日的人,每天起码要说五句以上的谎话,甚至都不会察觉到自己说话。
我认为更有价值的,反倒是历史逻辑脉络的推理。
史官会说谎,甚至文物都会说谎,但历史的走向不会说谎,历史的逻辑不会说谎。
一样东西,不会凭空出现。
它一定会经历萌芽,成长,发展,成熟,衰败,消亡等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足迹,都有脉络。
凭空消失与凭空出现的记录,则一定是有人在说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