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一年(4/5)
这位女作家就是陈喆,笔名琼瑶,她的作品在大陆红到发紫,养活了华夏数十家出版社,当然版权费是一分没有的。
华夏著作权法得20多年后才出炉,现在无法可依。
琼瑶的到来,没有引起华夏文学界的震动,因为这一年是“王朔年”。
这当然没有任何官方认可,而是文学界和影视评论界瞎起哄,王朔所著《浮出海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橡皮人》《顽主》四部小说在1988年先后被搬上了大银幕,一时间蔚为壮观。
王朔这货得瑟的不行,意气风发的对发小炫耀,说道;“现在华夏电影界,哥们儿平蹚!”
这一年
《芳华》的作者严歌苓受邀访美之后,被刺激的大发了,一心向往着花花世界的灯红酒绿,从此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米国人。
国内文学界的“张爱玲热”到达顶峰,旅居米国的张爱玲,为了躲避万里迢迢从华夏赶来的文学青年四处搬家。
这一切社会上的潮起潮落,都比不上9月份举行的一桩世界体育盛世。
那就是在隔壁韩半岛举行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一届奥运会带给国人的是深深的刺痛,无尽的失望。
这一年,华夏兵败汉城。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破天荒的拿到15块金牌,国人有多么的意外和狂喜,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国人就有多么的失望。
四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著名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射落首金,带给所有国人意外的惊喜和满满自豪,报纸杂志连篇累牍的宣传报道,被誉为奥运射击队的“扛鼎人物”。
这一届大家以为至少保三争二,金牌也大有希望。
谁知道徐海峰发挥失常,只拿个27名,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谁曾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体操王子李宁登场,国人以为胜券在握,兴奋地围拢在电视机前为其加油助威。
吊环比赛,李宁的脚挂在了环上,跳马比赛,李宁直接坐在了地上,并且留下了一个媲美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美梦破碎,偶像倒塌,深重的期望全部付诸流水。
上一届比赛独揽三金,这一届颗粒无收。
爱有多深,责有多切。
李宁回国后伴随着是铺天盖地的漫骂和侮辱声,有人给他寄刀片,有人给他寄了一根塑料绳,附信写到;“你别吊环了,还是去上吊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