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谋划得当 求见***(2/5)
“可后来贾珍向戴权提及,戴权便将名额给了贾蓉,冯琰的目的落空,定然恨极了戴权和贾珍。”
“只需有人稍加挑拨,冯琰定会上书弹劾,率先将此事揭露。”
“而后,我们再发力,将此事彻底揭开,这些都是事实,只需一查就能确认。”
杨敬松听得惊疑不定,贾瑾不仅知晓这些隐秘,而且已经想好对策,着实令他惊诧。
过了半晌,这才接话道:
“公子思虑周全,依此行事,我看可行,只是……公子可曾想过,戴权此人在太上皇时期就已成为司礼监掌印大太监。”
“也就是说,他不仅深得太上皇器重,就连今上对他也是满意的,不然早就将他这个掌印太监换掉了。”
司礼监原本并不重要,只是后廷二十四监之一,属于起草圣旨、整理文书之类的机构,专为服务皇帝而设。
只是到了成太宗时期,为牵制日益强大的文官集团,成太宗特意扶持身边的宦官,渐渐地,司礼监已能与内阁抗衡,地位大幅提升。
其中最大的掌印大太监,更是被尊称为‘内相’,权力与首辅相当,当然,宦官的权力源于皇帝,实则相当于皇权的代言人。
此时杨敬松提醒贾瑾,戴权的特殊地位,也是在提醒他,想要扳倒戴权,还需看太上皇和武安帝的态度。
不一定因为有人弹劾,就会将戴权撤下,如果未能扳倒戴权,就意味着,他们旧太子一党事后不仅会遭戴权报复,韩岩也会记仇,那便是得不偿失之事。
贾瑾听出他话中深意,微微点头:
“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不过,我与先生的看法不同,戴权或许深受太上皇器重,却未必能让今上满意。”
“今上之所以未换掉他,正是顾及他是太上皇的人,倘若有这样一个由头,我想今上巴不得将戴权换掉,换成自己的心腹。”
说到此处,贾瑾眯了眯眼睛,稍作停顿,又看着杨敬松问道:
“另外,四王八公十二侯的人家,一同违规出席宁国府冢孙媳妇的丧礼一事,想必先生已经听说了吧?”
“先生也不难猜到,今上若得知此事,会作何反应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