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针对性的决策(2/5)
毛毛围坐过来,眼睛里冒出兴奋的光芒:“我知道,我们可以在病例的末尾添加一个‘患者感受’的部分。很多时候,患者的主观感受能够反映出治疗效果的好坏,而不只是依赖客观数据来判断。”
齐柳对这个建议赞不绝口:“太棒了,毛毛!患者的感受不仅仅是数值的变化,更是情绪的波动,这能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患者的状态。”
随着讨论的深入,两位年轻女孩的思维如同泉水般涌动,创意与想法不断碰撞出火花。毛毛注意到另一点:“我们还可以将记录分为几个阶段,像是初诊、治疗中、疗效评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便于后续的跟踪和调整。”
齐柳被毛毛的细致思维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一阵温暖:“是啊,每个阶段我们都可以注重不同方面的信息收集。比如,在初诊时,除了病例的基本情况,我们还应该留意患者的情绪,了解他们的期望与担忧。”
随着讨论越来越热烈,齐柳与毛毛的记录表格逐渐形成了初步的框架。她们翻阅起以往的病例数据,抓出一些典型的案例,作为这次新记录表格的素材。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她们反思过去,甚至能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时间在交流与思考中飞速流转,齐柳和毛毛的专注吸引了周围员工的注意。一些同事投来认可的目光,感到这样的团队合作为医务工作增添了几分活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