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永乐大帝

第26章 徐达回京(4/5)

目录

对于徐达来说,这是他难得的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他知道,身为国之重臣,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但也深知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在战场上奋勇向前的动力。在这团圆的时刻,他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家人而战的决心。

继续阅读

饭后,徐达还调侃了下徐妙云,说她快嫁人了。还说自己好好的一朵花就被朱重八的四儿子给拱了去了。徐妙云面上虽羞恼,却又隐隐有些期待。也恭贺了徐允恭得了个散官衔,也夸奖他忠心为国,为君父分忧。

在家人都安睡之后,徐达把徐允恭单独叫到书房,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信中提及的蓝玉袭击朱棣的详细情况。

徐允恭深知隐瞒不住,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如实告诉了父亲,包括自己在朱棣来访时的感受,内心的纠结以及最终为何选择遵守礼法等情况。他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希望得到父亲的指导和建议。

徐达仔细聆听着儿子的叙述,不时地点头思考。他对徐允恭的诚实和坦白表示赞赏,但也严肃地指出其中的风险和不足之处。他教导儿子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更加冷静和明智,权衡利弊,做出更加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家族利益的决策。

徐达感叹道:“有些事情真的是身不由己,这个事情中可能凭着自己热血上头干事的只有燕王和蓝玉了,只是燕王是谋定而后动,蓝玉是被利用了。”

徐允恭提及了朱元璋正式下旨赐婚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太子党和燕王争执的担忧。他担心家族会因此陷入困境。

徐达沉默了很久,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告诉儿子,自己其实非常厌恶这些政治斗争,但身不由己。这次,他需要留在金陵,协助朱元璋镇守京城。同时,朱元璋也希望他能在政务上制衡淮西集团推荐的李相的接班人胡惟庸。

徐达自嘲道,他和朱元璋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出身,投军后才逐渐学会认字和写字。他承认自己并不擅长政务,更擅长打仗。但无论怎样,他和儿子都要牢记忠君报国的信念,坚守本心,遵守礼法。至于世人的评价和是非功过,留给他们去评说。只要他们一家人团结一心,特别是有了女儿的存在,徐家就不会走到绝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原剑客 华夏名人录 这位女宗主有亿点点强 凡人修仙:开局合欢宗大师兄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灵界血歌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非典型通关手册 原神:开局天火自裁 1978年昆仑山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