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永乐大帝

第17章 繁荣的背后(二)(2/5)

目录

商人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确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当这种交换变得不平等时,问题就出现了。比如,云贵川地区的百姓和商人,他们无法享受到我们这里繁荣带来的好处。他们出售的原料价格低廉,而购买的商品却价格高昂,这无疑加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公平的,让买卖双方都能从中受益。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我们这些从云贵川地区来的商人,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出售我们的原料,然后花高价购买这里的商品。这导致了资源的单向流动,使得云贵川地区的经济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朱棣似懂非懂,这确是事实啊。前世之时,他的人生历程里,对于这般宏大的宏观经济领域,着实常常缺乏足够深入的认知与理解。自己在退伍之前,仅仅只是一个副团级的营实职而已,这样的职级在军队体系中虽有一定地位,但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来看,却也算不上多么突出。而后机缘巧合踏入公司,所身处的职位层次也并非那般高深莫测,始终处于一个相对普通的位置。正因如此,对于这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经济问题,他确实未能有着极为深刻的洞悉与把握。而他在今生所发展起来的产业,看似蓬勃发展,实则不过是巧妙地借助了当时的技术红利罢了。

但是朱棣心中却有着深深的忧虑,他清楚地明白,如今那庞大的产业正过度地集中于东南这一区域之中。那起初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来看,似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态势了。然而,倘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下去而未曾有所改变,那可就真的变得极为不正常了。要知道,大明朝后期的境况恰恰便是如此这般,东南之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便利的交通条件,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日益繁华昌盛,仿佛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闪耀在帝国的东方;而西北边陲地区呢,则显得那般贫瘠荒芜,土地干旱缺水,资源相对匮乏,百姓生活困苦,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至于北方地区,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气候寒冷,土地广袤但受气候影响较大,农业生产受限,商业活动也远不如东南那般活跃兴旺,整体的发展状况相较于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一种较为滞后的状态。朱棣深知,这种产业分布的不均衡若不加以妥善调整和改善,必将给整个大明王朝的稳定与繁荣埋下隐患,成为日后诸多矛盾与危机的根源所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原剑客 华夏名人录 这位女宗主有亿点点强 凡人修仙:开局合欢宗大师兄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灵界血歌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非典型通关手册 原神:开局天火自裁 1978年昆仑山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