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真正的目的(2/5)
权衡于二者之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则通行而无弊矣!( 出自南宋《名公书判清明集》)”张钰澜想了想,说出了自己对法律的理解。
“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好,好一个实同一体!安宁侯此言甚妙!”李斯闻言细细琢磨了一番,顿觉精妙。
如今的大秦律法已然过于严苛,执法官员经常会放大律法,从而过度扭曲律法的本意!导致大秦律法死板僵硬,不近人情!
现今的大秦律法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了。立法者的有限理性以及民间情状的复杂性、人类个性的多样性,使得法律愈发不足。
李斯早就已经想改变这不合时宜的律法了,可却没有好的办法。如今,倒是没想到这粮庄事件竟能打开一个缺口,真是意外之喜!
“陛下,律法并不是冷冰冰不通人情的条约!臣以为:法合人情则兴,法逆人情则竭。情入于法,使法与伦理相结合,易于为人所接受。
法顺人情,冲淡了法的僵硬与冷酷的外貌,更易于百姓遵守以往。”张钰澜亦是想改变大秦这过于严苛死板的律法。
“陛下,臣非常赞同安宁侯此言!”李斯立即附和起张钰澜,因为这将是改变大秦律法的一个好机会!
“陛下,臣等亦赞同安宁侯此言!”蒙毅,萧何都明白了张钰澜的意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