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产学研一体化(1/5)
然而,当罗培林在周天的桌子上看到那光刻机设计图的瞬间,他便深知自己大大低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
确实,这两年来,周天在工业部与军方领域可谓是掀起了阵阵波澜,甚至在农机方面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天赋。三十九岁的罗培林顿感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强烈冲击。
“罗工,您过奖了!”
周天谦逊的回应道。
“好了,说说吧,你具体是怎么打算的?” 罗培林满含兴致的看着周天询问道。
从那张设计图中,他已然洞察到周天的宏大野心 —— 打算绕过真空管,直接迈向晶体管的研发之路。
尤其是那光刻机的设计,更是让罗培林惊叹不已。
尽管有些地方他看得并不清晰,但丝毫不影响他看出这设计图的卓越非凡之处。即便是与国外贝尔实验室正在全力攻坚的最新光刻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使得罗培林对周天的设计天赋惊叹到了极致,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从未见过如此惊才绝艳之人。
“罗工,我是这样考虑的。”
周天缓缓阐述起自己的计划。听完周天的计划,罗培林这位电子行业的顶尖学者也不禁为周天的大胆创新而拍手称赞。
不得不说,周天的这个做法,无疑是开创了当今世界的全新先河。他所提出的研发产一体化概念,对于罗培林而言完全是闻所未闻。但不可否认的是,周天的阐述极具道理。不过,要实现这个宏伟概念,关键在于必须依托一所顶尖的大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