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开车写小说(2/5)
因为看这话本的最基本要求也得识字,家世差不到哪儿去,起码也是个寒门。
观众群体就决定了话本的境界,不能太通俗易懂,可以白话但不能太白话,哪怕写金瓶梅,你都得欲拒还羞,天凉琵琶好个秋。
要有内涵,要用典故,还要让人感觉你在暗讽时政。
但现在嘛,后世的字与大明相比,只是缺胳膊少腿而已。
现在有了天幕,百姓能看懂后世字,肯学一点的,看懂小说应该问题不大。
大多数百姓不穷,买话本是买得起的,以前是苦于不识字而已。
读书最大的成本在于理解,你买本四书五经,没人教你,你哪怕认字,讲的什么意思你完全不懂,想凭这个去考科举那是门也没有。
要找师傅,人家还不一定收,况且每派都有每派的解释,你得看科举采用哪种解释。
大明虽有官方释读,但现在是啥时候了?早就形同虚设,你得看科举是谁负责,陛下的师傅又是谁,要按照人家解释来。
但小说完全没这顾虑嘛,图得就是一个爽,买回家教孩子认字也成啊。
鄙人不才,虽然屡次落榜,但也是个岁贡生,正儿八经在朝堂混过的。
在小说里不经意的穿插四书五经的句子释意,咱也算半个人师了,真有平民子弟考上科举,还得称呼咱一声“业师。”
“嘿嘿,”吴承恩想着想着就傻乐起来,吴锐还以为儿子屡试不第得了失心疯,吓的就要叫仆人去打碗金汁。
“不是,爹,你听我讲……”听完儿子的想法,吴锐更怀疑儿子得了失心疯。
“你就不怕朝堂里的……找你麻烦。”吴锐言语停顿了一下,吴承恩会意,不就那群学阀吗?谁怕谁?
“爹,我妻子是谁?”
吴锐心想,这门亲事还是我给你找的,我能不知道?
“前任户部尚书叶琪的曾孙女。”
吴承恩又问:“那我大姐嫁与谁为妻?”
吴承恩口中的大姐,是吴锐第一任妻子徐氏所生,名吴承嘉,嫁与户部尚书沈翼的族人沈山。
“我好友子实(李春芳)如今任翰林院修撰,子价(朱曰藩)如今在九江府当知府。”
吴锐还是没闹明白儿子想表达什么,皱起眉头问道:“人家关你什么事?”
“嗨,爹,你怎么还不明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