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五 靖康之变(二十)(4/5)
第二日,汝阳县来了几个从东京汴梁掏出来的散兵游勇,他们带来的了东京已经失落,宋钦宗皇帝已经落入金人之手的消息。李纲、宗泽急忙忙寻找孙傅商议对策。
孙傅听说东京失守之事,失魂落魄道:“意料之中,意料之中!可是圣上又如何落入金兵之手呢?”
李纲道:“那几个散兵之中当日就有在朱雀门值勤的,是张邦昌等诸大臣将圣上逼出城的,这还能有假!”
孙傅道:“张邦昌这恶贼,真真汉奸佞臣也,大宋王朝竟然亡于此人之手!”
宗泽对此却是不屑一听,他暗道:若不是你迷信六甲神兵,就凭借汴梁城城高水深,金兵几个月也休想攻破。
宗泽道:“大宋还没有亡!太上皇在此地,应该拥立太上皇再登皇帝位,召集天下军民勤王,驱逐胡虏,重整江山。”
孙傅喜道:“如此甚好,若能拥立道君太上皇登基,你我都是从龙的功臣。”
李纲却摇摇头道:“这个不好办!如果太上皇登基,那当即圣上又如何称谓呢?”
孙傅一拱手,道:“当然称太上……”他“皇”字为出口,觉得甚是不妥,也就住嘴了。
通常情况下,皇帝不能执行皇帝职能,大臣们也可以“国不可一日无君”拥立新皇帝。这跟禅让还有所不同,是不需要原来的皇帝同意的,但是一般也尊前任皇帝为太上皇。比如说隋朝末年李渊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其孙子杨侑为皇帝。可是他们要是拥立宋徽宗为皇帝,钦宗皇帝是徽宗之子,怎么能被尊为“太上皇”呢?要是再给降成“太子”,又太不像话了。
宗泽道:“这名号的事情再议,这勤王诏书总是要发的,要不然中原危机无解了。”
李纲反驳道:“名号只是最为重要,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