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相承的危机(3/5)
- 后续事件案例:
- 一所学校里,一名学生被“血脉相承”蚊子叮咬后,学校内很快出现了众多与他模样相同的“复制人”。在宿舍中,这些“复制人”为了争夺床位、个人物品等发生争斗;在课堂上,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成绩优秀的那名学生,为了争夺老师的关注和奖学金名额而互相诋毁、陷害,甚至破坏对方的学习资料和实验成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许多学生因恐惧而不敢到校上课。
- 一个社区内,“血脉相承”蚊子引发的复制人事件导致邻里关系破裂。原本和睦相处的邻居们,因为多个自认为是同一户主人的“复制人”而产生了激烈的领土争端,他们在社区内大打出手,破坏公共设施,还波及到了无辜的其他居民。社区的环境变得乌烟瘴气,居民们纷纷选择逃离家园,寻求安全的避难场所。
五、收容措施
- 环境消杀与隔离:组织专业的消杀队伍,使用特制的高强度杀虫剂对蚊子可能出没的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包括城市的各个角落、建筑物内部、下水道等。同时,对已经发现有大量复制人出现的区域进行封锁隔离,限制人员进出,防止异常现象进一步扩散到其他地区。在隔离区内,安排专人负责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新出现的异常情况。
- 基因检测与身份甄别:设立专门的基因检测机构,配备先进的基因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疑似被基因改造的人员进行快速、准确的基因检测,通过对比基因序列与正常人类基因库,甄别出真正的被感染者。对于那些被确认为复制人的个体,将其集中安置在特殊的收容设施内,进行密切观察和管理,防止他们逃脱后继续扰乱社会秩序。
- 记忆修复与心理干预:召集顶尖的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和记忆研究专家,组成联合研究小组,致力于开发能够修复被改造者记忆的技术和方法。针对那些因获得他人记忆而产生心理创伤和认知障碍的复制人,开展大规模的心理干预治疗,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逐步恢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由于异常现象涉及到复杂的基因与记忆融合机制,目前在记忆修复和心理干预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