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海底探险装备(2/5)
潜水器项目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
在万米深潜器之前,华夏载人潜水器家族里名气最大的当属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012年,“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62米。
“蛟龙”号的下潜深度已经覆盖全球海洋面积的99.8%,剩下的0.2%被称为深渊,即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深海,是全球海洋深度的极限。
2016年7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集成与海试”项目正式立项。
早在1960年,时任漂亮国海军上尉唐·华尔什和亚格斯·皮卡德就曾乘坐“曲斯特号”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的底部,创造了米的深度纪录。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只待了20分钟,由于潜水器卷起了海床上的大量泥沙,两人几乎什么都没看到,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更没有取到任何海底样品。人们只能凭借仪表的记录,承认他们曾经到达过这一深度。
2012年,卡梅隆独自一人乘坐“深海挑战者”号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水深为米,在海底进行了拍照和采样,成为第三个达到地球最深处的人。
人类对马里亚纳海沟的最近的一次造访,是在2019年4—5月,漂亮国深海探险家韦斯科沃和他的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五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米。
以前人们以为,海面6000米以下的地方,由于超高的静水压力、缺乏阳光和食物供给,加之特殊的海底地形、剧烈的构造活动等多种极端环境因素,是一片死气沉沉、与世隔绝、毫无生命活力的世界。
然而,随着人们对深渊展开科学调查,这些认识正在被颠覆。以深渊地学、深渊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深渊科学研究,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科学研究的最新前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