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3/5)
这是修士的直觉。
就好像长青能感受到自己在外界留下的因果一样。
李常乐身为八境修士,对这方面也有所感应。
“没想到你在外面熟人还挺多啊。”骆丹红调侃。
“那老头是什么人?”
李常乐说道:“按照二师姐的年纪,好像不能叫他老头。”
“你找揍是吧?”
“修士不论年纪,只论修为。”骆丹红淡淡说道。
李常乐哈哈笑道:“原来这世上还有二师姐在意的事啊。”
不给骆丹红发威的机会,李常乐继续说道:“他是上京书院的夫子。”
“是我和常宁在太安城时碰到的。”
“他总想让我读书,非说我天生适合当一个读书人。”
骆丹红不屑:“就你?”
“要说五师妹是个天生的读书人我信,你还是洗洗睡吧。”
“不过我怎么感觉常宁不认识他?”
常宁闻言:“我没想起来嘛,但是我现在想起来了。”
“那个老先生还给师兄送了本看图识字的书呢,因为他以为师兄不识字。”
说完,常宁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骆丹红和水灵儿也像是听到什么笑话一样止不住地笑出了声。
李常乐没好气道:“这件事就不用说了!”
当夜,柳夫子连夜上路,马不停蹄地前往太安城。
回乡探望在国家大事面前,不值一提。
他既然知道了大阳如今的局面,便不能袖手旁观。
柳夫子之所以能成为上京书院的夫子,之所以被天下读书人奉为大儒,不仅仅是因为其才学惊世、德高望重,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曾是崇阳帝的老师。
即便崇阳帝现在见了他,也要以学生自居。
这也是崇阳帝得知秦思武在上京书院堵门骂街后施以严惩的原因之一。
柳夫子久不过问朝政,但不代表他对此毫不关心。
事实恰恰相反,他不仅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夫子,更是一名心系天下的读书人。
退居幕后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崇阳帝认为他年事已高,不应该再劳心伤神,所以很多事不会告诉他。
这次他从李常乐口中得知了蛮国和北境的情况,心中也有不少政见要与他那个皇帝学生好好说一说。
目前大阳的局面,绝不像表面这般风平浪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