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释儒之辩(1/5)
王山长闻言一惊,要知道这怀容大师可是归元寺首座,早已闻名世间七十余载,而这少年僧人,看相貌甚是清秀,年仅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况且怀容大师的师尊道林大师早已归隐,百年未现世间,这少年僧人如何还是这怀容大师师弟?
见王山长疑惑之情,怀容大师笑道:“实不相瞒,我这怀素师弟,可是我师尊梦中所得。”
见王山长更是疑惑,便继续说道:“师尊有一日午后有梦,梦中见一小孩在芭蕉叶上写佛经,一见心喜。梦醒后腾云千里,真在一处村落找到这梦中所见小孩。村民说这小孩自幼喜读佛书,余暇则好笔翰,家贫无纸可书,乃以芭蕉叶、漆盘等物挥毫。于是师尊问这小孩可愿皈依佛门?其家中贫苦,父母自是千肯万肯,小孩却是只对师尊笑而不言,自是用手指了指天。师尊大喜,便带着小孩腾云驾雾回来寺中。于是,便有了我这小师弟怀素。”
那少年僧人怀素听得师兄言罢,便上前两步,朝着王山长和郑知府合十行礼,口中念道:“阿弥陀佛,小僧怀素,见过王山长、郑知府。”
王山长和郑知府心中虽是吃惊,但其既是怀容大师师弟,更不好怠慢,便纷纷起身作揖还礼。
怀容大师问道:“王山长,贵书院参加思辩之人,可是已安排妥当?”
王山长答道:“怀容大师,得知贵寺一行前来,我书院上上下下无不是翘首以待,早有数位君子贤人严阵以待,期待与贵寺切磋了。”
怀容大师笑道:“只是当他们知道是与我这小师弟辩论,不知他们作何感想?”
王山长心道:确实如此,以前每次来辩论之人,皆是得道高僧,如今却来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那些长了一大把白胡子的君子贤人如何拉下脸来应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