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四十人?(1/5)
只是免费进学堂只有一条规矩,不能大于十五岁,太大了,思维固化,房俊可不想浪费时间!
气氛有点沉默,最后抽旱烟的老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把手里的烟杆往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下道:“得赌一把,就赌这骊山以后还姓房,不能再让后辈大字不识,像老汉一样每天只能守着这一亩三分地等死升天!”
宁外一个老汉也是面露坚毅之色:“好,我那两个孙儿都是十五岁以下,等侯爷的小镇修建好,咱也送他们去学院,这么些年,咱百姓一直处于未开化阶段,那些豪门商贾视我们为苦劳,侯爷都做到这个地步了,咱们要是还退缩,那就活该一辈子猪狗命!”
……
而随着房俊这边消息放出去以后,那些作为房俊食邑的百姓一开始其实有点懵,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虽说房俊实行以税代建的方式,但是其实这样更容易被百姓接受!
你说直接送,弊端很多,但是提前预支税收代建,才能更让这群百姓接受!
就像这时候的均田制一样,这时候因为长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量的土地成为荒地!
所以发明了这种均田制,为的就是快速巩固统治和发展农业!
均田制顾名思义,统治者强行将无主的土地,按人口分给百姓耕作,地主除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