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老九独特的想法(4/5)
见旁边的桌子上放着精美的铜镜,司马阳道:“儿臣就以这铜镜为例吧,以往铜镜的制作都以家庭小作坊为主,一年也造不出多少铜镜来,造的慢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没有对它的制造工艺进行整合。
铜镜的制造工艺,有原料准备、制作铜镜的模具、制范、浇铸、打磨和抛光、镀银和装饰等,为了整合工艺,提高效益,儿臣打破了家庭小作坊生产模式,将几十家铜镜制造小作坊进行了整合。
于是,儿臣在蛮州设立了工坊,工匠们都在一起劳作,每个工序都有专门工匠负责,而且只负责这一块,这样组合在一起,生产的效率大大的提高。
等成品以后,还有专门的推销人员。这些人不参与生产,专门卖铜镜,以推销额提成为生。
这么一整合,铜镜的生产速度、质量大幅提升,现在市面上的很多铜镜都产自于蛮州。”
文皇帝点头道:“你这确实叫打破常规,一般人真的想不到。父皇也看出来了,你重商。”
虽然文皇帝没有说出轻农两个字来,但司马阳能意会的到。
“父皇,儿臣重商也重农,在儿臣看来,两者同样重要,不可重那个抑那个。”
“可是自古王朝重农抑商,这是国策。”
“儿臣觉着这种政策得改变。重农,粮食产量多了,让我们免于闹饥荒饿肚子。重商,则可使大新府库充盈,国库有钱了,才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大事。”
文皇帝点了点头,又道:“在你看来,让国库充盈之法,是重商吗?”
“是,朝廷收税的重心不是粮食,毕竟,亩产二百来斤,也没有多少税可以征收。相反,商业发达了,朝廷可在商品流通的环节予以征税。有一个商人交易,我们可征一份税,如果十个商人交易,我们可征收十份税,所以,重商,能使国库充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