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打了就跑?(4/5)
这已经给子弹打成了麻子!
这种反地雷反伏击车是出名的耐操:能抵挡八公斤TNT的爆炸冲击,7.62毫米的子弹打在上面那也就是掉块漆,但是对面皮卡车上的可是五四式!虽然倒是抗住了这拨攻击,但是抗击子弹的这一面已经变成了坑坑洼洼。
萧鹏摸了摸车身:“卧槽,这车真特么的硬!”
他的感叹真不是没理由的。
在非洲最可怕的几种武器都跟龙国有关:56式(AK47)、107火箭炮、60火(63式60毫米迫击炮)、40火(6-9式火箭筒)……
但是论压制能力,最强的则是54式高射机枪。
这种枪的原型是前苏联在1938年研制的德什卡重机枪,加大了容弹量,减轻了重量,提高了瞄准范围,实战能力远超德什卡重机枪,被称之为‘机枪中的豪杰’!
当年相当一部分援助给了北越,漂亮国在越南战场上50%的直升机和40%的战斗机都是这种机枪打下来的!
别看他是高射机枪,但是基本上都是用来拿着平射:非洲那么多皮卡车上面架着重机枪,其中大部分都是这玩意。
事实上他把这个机枪焊在车上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种抢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第一就是这枪太重!
这款机枪是标准的‘不把士兵当人看’的典范——一把机枪带着三脚架和子弹重量93公斤!每次作战都是三四个人扛一把枪,光一个三脚架就重55千克!不是这么重的三脚架扛不住那把枪的后坐力!焊在车上可以解决后坐力的问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这把枪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枪声太响。
在国防大学教材《武器与机械噪声与其控制》里记载一件事情‘某部队高跑团一个高射机枪连,配备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9挺,全连135人,一次战斗下来的统计:耳出血7人(班长1人,二枪手6人),严重耳鸣11人(班长2人,二枪手6人,一枪手2人,三枪手1人),耳鸣90人(各枪手都有),受伤者108人,占总人数80%;其余的人员因远离机枪阵地当时下来感觉不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