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师父讲述属于玄门的真正通天之道(4/5)
他的主观打磨程度一定很高,但也肯定没有杨朱高,高到放下整个世界。
因客观对他的束缚依旧在,那就是天师度。
如果放下了天师度。
那道爷说不定也就成了。
至于是怎么放下……
是自行挣脱,还是传出去就了事,那就不知道了。
如果自行挣脱就算,那就是差点道行。
如果传出去就了事,那就是碧莲误人。
一念至此,张之维收起诸多想法,说道:
「师父是想说,吴曼放下了诸般诱惑,挣脱了客观对他的束缚,但没有完全放下客观,或者说,还没来得及打磨自己的主观,对吧」
张静清点头:「是的,他悟了道,但他没有行道。」
挣脱客观的束缚就是悟道,至于放下全部的客观,放下整个世界,张静清根本没往那方面去想。
「听起来似乎很可惜,」张异看向张之维,「你小子不给机会啊!」
张之维道:「一点不可惜,或者说一点也不重要。」
张静清点头:「确实不重要,他如果执着于行道,那也就悟不了道了,能走到那一步,就已是难得,若执着行道,就会退出那一步。」
「玄啊!」张异感叹道:「读了一辈子的道藏,还是感觉行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时,张之维询问道:「师父,那吴曼照见五蕴皆空,摆脱客观束缚的那部分「自由」的主观,又去了哪里」
张静清停顿了一下,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点多余的动作也没有。
张之维知道,自己这句话,触及到了师父不能说的部分。
继续阅读
或者说,师父能随便用东西唐筛一下自己,但他不愿。
不说,其实就是说了。
一时间,酒桌上无言。
过了片刻,张静清开口:「他圆寂了,自然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圆寂……西方极乐世界……张之维琢磨了一下这
两个词。
圆寂本来是个高大上的词,但应用到现在,但凡是个和尚,死了都能用圆寂来形容,所以这不能算一个不能说的东西。
但和尚死的形容词有很多,师父用圆寂会不会有什么意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