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儒道奋斗记(二十八)(3/5)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居然是大儒墨宝!
在座文士文位最高的不过大学士之境,也就是太守本人。
出了太守,翰林不过也就几人罢了。
20张墨宝,全是太学士以上墨宝,意味着什么?少说是一条命呀,不说战斗的时候可以防身,就是官场上遇到了倾轧,也可以献出墨宝保平安呀!
一时间,原本吟诗作对的心思都淡了,没有带够钱的人想等下就去鸿雁传书,或者青鸟传信回去。务必让家人尽快筹到钱。
而带够钱的人则想,等下得翻阅前人笔记,借鉴一下他们品鉴画作的方法。还有,这可是文会,必定还要比诗词,所以诗词方面也需要抓紧。
众人才这样想着,便听楼掌柜道,“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墨宝定然也该有合适的归属。为了不至于埋没了这些墨宝,知远书坊决定,举行一个小小的比试。
书坊会将各位文士写的鉴定词,送到鹭洲城的大学士手上进行评分,每张画鉴定词排行前三的,便获得竞拍墨宝的资格。”
听完这话,已经没人想着着筹钱的事了,有钱也不一能能买下呀,还得看学问好坏。他们这些秀才举人的,那什么和进士们较量!
当然也有不服气的举人们,他么觉得自己并不比进士差,也就想在还没有考取功名,获得文位罢了。
是的,文士们的文位,一由天地认可,知识水平达到了,上天便降下文位。二则由朝廷赋予,只要考试通过,进入文庙,便可获得。
通过后者获得文位的更多,前者很少,也是最珍贵的。
所以这会儿,也由不少举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