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少龙,既来之,则安之(3/5)
席间,信陵君突发奇问:“在这百家争鸣之中,诸君以为何人何家可独占鳌头?”谭邦微微一笑,捋须而答,言辞间透露着对时代的深刻洞察:“虽千川百流,终归于海。今时今日,老夫以为,齐国的邹衍、荀子,以及韩国的公子韩非,三人乃集大成者,更开前人之未开,未来的治国之道,或将出自此三者之学说。”
项少怡闻言,心中不禁生疑,他虽知荀子、韩非之名,但对邹衍却知之甚少,不禁好奇问道:“邹衍?此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此言一出,众人皆露讶异之色,信陵君更是笑道:“少龙竟不识此等奇人,真是令人意外。”言罢,他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轻声道:“待会儿,自会让你一见其风采。”
如此一番对话,不仅让宴会的气氛更加热烈,也预示着一段关于智慧、权谋与友情的传奇故事,即将在大梁的这片繁华之地悄然展开。项少怡的心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巨石压住,她惊愕之余,脑中不由自主地编织起一个大胆的假设:难道说,那位声名显赫的邹衍,竟是那石才女府中常客?若非如此,怎会如影随形般轻易相见?这个念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着她走向了一个个未曾设想的秘境。
谭邦的声音如同低语的风,悄悄吹散了部分迷雾:“邹公之奇,不仅在于个人才情,更在于时局风云的推波助澜。自周室没落,诸侯纷争,万民身处水深火热,无不渴望着救世主降临,愿得一世安宁。邹公的五德之说,如同黑夜中的北极星,为人们指明了一个方向的幻象,都希望能借他的口,探知那即将掌舵新世界的帝王是何方神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