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国学之要(1/5)
叶正人如其名,一言一行,一板一眼,极为周正,整个人,从上到下,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同学们,我们的国学,堪称世界之最,是最为正统的学科。今天我为你们授课之前,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清政府末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政府软弱无能、贫穷落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中国百姓。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一再妥协退让,先后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屈辱条约。
初到东北,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的地方对他说,没事不要到那里去玩,因为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这让周恩来心中充满疑惑。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他看到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还遇到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次经历让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