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麻将垫子”和木制“摩托头盔”(2/5)
实际上,使用长矛,无非也就是刺、拨、撩等老套的使用方法。但是,别小看这三个基本招术。使用得熟练了,在战场上,能先一步刺死对手,使得自己活下来。
而且,后世的研究表明,刺比砍伤害要大太多了。一般而言,被刀砍了,只要不被砍到大动脉和脖子等要害部位,即使上医院,多半能活下来。
但是,若是被刺中了,尤其是被刺中了心脏等部位,基本神仙难救。所以,后世的混混流氓,是用刀砍人的,但受害者是受伤的多,死的少。而杀手们,却经常用匕首刺击目标,讲究快很准,直接把匕首刺入目标的心脏。
而且,这一点,也表现在了后来的刺刀上面。二战的时候,还比较流行匕首型的刺刀,可以刺,可以砍。但二战后,五六半步枪在设计时,直接抛弃了刺刀的刀刃,改为三棱军刺。因为,三棱军刺的杀伤力特别大。后来,实战的步枪都使用折叠型的军刺。只有仪仗兵的步枪,才使用匕首型的刺刀。因为,匕首型的刺刀好看……
……
所以,马林对于士兵们训练如何把长矛率先扎入敌人体内,而且,需要扎到要害部位,是规定很严格的。
在训练中,胸甲外面罩着的黑布被敌人沾了石灰粉的“枪头”刺中后,不但该士兵要退出群殴,裁判人员也会根据被刺中的部位,给对面成功“杀敌”的士兵打分。越靠近心脏,得分越高。
而且,作战中,士兵也可以自行判断。比如,敌人刺中的部位离心脏很远,则允许继续作战较短的一段时间。若是刺中心脏部位,则必须立即退出战斗,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