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表山河书(3更)(2/5)
镇西王长子,黎桑瑾桓,尚有一遗腹子,有名黎桑怀弼,今年过十八,是为老太妃长孙,由他入朝,托出这份表山河书,定无人敢唏嘘。
漠沧无痕引谏之后,旋即召季青云等大学士至秘阁共同起草这份表山河书,半日之后,表山河书初成,唯一难题是,由何人起笔,临摹老太妃生前字迹,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几位公公从翰林院寻来诸多老太妃生前遗作,以便短时间内临摹,包括漠沧无痕在内等人纷纷试过之后,笔锋终归是差了几分神韵。
临时从宫外请来了当时名震秦淮的三大书法家——“舒璜、赵兆、淮南”,结果仍旧不尽如人意。
眼看,距开朝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在众人犯难之际,季青云之母徐氏请柬。
秘阁之中,徐氏手提狼毫,笔力千金,将那表山河书一气呵成,众人观之,无不震惊。
那笔迹,不仅将老太妃生前的笔迹描摹得入木三分,而且将老太妃当时著写表山河书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徐氏书完,早已哭成泪人,话未多说,便乘马车而去。
相伴一程的是白饵,一路上徐夫人虽只字未吐,但她却能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自责与愧疚。
老太妃本能留在寺中颐养天年,倘若那日不是她托儿到君主面前献策,引出老太妃下山力挽狂澜,老太妃便不会横遭不测。
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马车中,白饵紧紧地拢着徐夫人,目中格外平静,车轮滚滚向前,不断驶向聚龙城门。
耳听开朝的钟声接连敲响,白鸟振翅飞过苍穹,想象着此时年少的黎桑怀弼,身披缟素,手呈着那份沉甸甸的表山河书一步步进入金殿,从文武百官之中穿行而过……
想象着,那书中所著,口中所诉,一句比一句还要激昂,还要振聋发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