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燃料的问题(3/5)
宋朝采煤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南宋初年庄绰《鸡肋编》卷中里面的记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唐代煤的开采以长安和太原两地最盛。唐文宗开成五年,日本学问僧路过山西时,见到晋山到处堆积着采出的煤,行销远近诸州。
宋代用煤炼铁已较普遍。煤的开采以河东(今山西省)、陕西、京东、京西(今河南省)诸路最盛。
北宋政府曾专门设置“石炭场”,“官卖石炭”。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中国全境皆烧黑石,价廉于柴。“黑石”就是煤。
宋代采煤主要依靠人力挖掘,“在河南鹤壁发现的宋代煤炭遗址,竖井从地面深入地下46米,向四周开掘出总长500余米的多条采煤巷道,巷道内用油灯照明,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咱们当代的这些“小煤窑”见了都要相形见绌。
“石炭?”毕昇似乎知道这事:“鹤壁村附近便有石炭出产,可运至京城。”
唐开元二十六年的墓志上已有了“鹤壁村”的记载。
石小凡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鹤壁离京城路途遥远,慢则十天半月。对于琉璃厂来说,石炭需求量巨大,有些不划算。”
这倒是个难题,石小凡开始只想着制作玻璃,原料东京城周边都有了,却没有想到燃料问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