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几个蚂蚱(1/5)
&n!
蝗灾猛如虎,久旱必有蝗。在古代,蝗灾是最可怕的天灾之一,古人迷信,许多地方的百姓竟然都不敢去捕捉。
历史上蝗灾迭起,受灾区多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严重时可能遍及整个黄土高原。
《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而石小凡所处的这个时代,上治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鱼虾变成蝗虫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一直到了大宋朝,也还是好不到哪里去。
蝗灾是大事,赵祯不敢怠慢:“文德殿,快!”
石小凡想溜,他不想凑这种热闹。什么事都找他,他有没有三头六臂。老子忙着呢,捕蝗虫这种事交给朝廷来做就是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