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朝败家子

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唐关中十八陵(2/5)

目录

大唐关中十八陵,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从唐贞观十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九嵕山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主峰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嵕,因而得名九嵕山。

李世民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

古人讲求陵墓堪舆风水之说,伴着姓氏的不断扩大及五行阴阳之说的流传而逐渐完善,至南北朝时基本形成了一套评定风水好坏的理论。

九嵕山满足了风水学家家认为帝王陵墓应具有的所有条件,自唐以降,风水学家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

这幅藏宝图明确记载了宝藏所处位置,更是有太宗李世民的手诏,诏曰:夫天命之重,绿错奉其图书;天子之尊,赤县先其司牧。而功兼造化,桥山之树已阴;业致升平,苍梧之驾方远。至於平寇乱,安黎元,洒洪灾,攘大患,黄帝之五十三战,商汤之二十七征,以此申威,曾何足算……

古文圣旨就是这么晦涩难懂,后面大抵意思就是:朕一生纵横天下,天下归一,四海升平。然朕不敢有一丝懈怠,打天下可运之掌上,治天下则如履薄冰。

后世子孙若有碌碌之辈,亡我大唐江山者,国亡则另寻贤主。得此宝藏,权作起兵之资,征战天下无外乎‘赏罚分明、礼贤下士、军纪严明、亲贤疏宵’十六个字。治天下无外乎‘听取谏言、布施仁政、禁事奢靡、轻徭薄赋’十六个字。

紧接着,后面写的是如何挖出宝藏,如何起兵造反,如何网罗人才,如何领兵打仗、如何治国谋略、如何玩弄帝王权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姒娘 四重分裂 四宇沉浮 四维末日 四季风雪 死亡作业 司礼监 睡觉就能变强 双穿之泽爷宠我当邪女 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