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740章 老将出马(2/5)

目录

别想着占山为王这等好事,只要这些哗变的校尉没有去繁峙,他们甭管是死是活,都会因为陈仪的叛变,而算在大宋的叛徒一类人之中。

至于李逵有多狠毒,陈仪早就领教过了。

陈仪不安的跟随者耶律陈家奴去了涿州。辽国皇帝听说宋军将领陈仪投靠之后,立刻在析津府大宴群臣,庆贺大辽的首胜。当然这个胜利对于辽国来说,也来的莫名其妙。

逃跑回去的宁化军校尉,带着人马逃跑到了平型岭之后,李逵接纳了这些人,人数在两千多人。对于李逵来说,宁化军的将校都不可信。因为这些人几乎人人和辽国有过商贸往来。虽说是生意而已,但谁知道他们被辽人掌握了多少把柄?

万一在关键时候,他们叛变了,而李逵又带兵出征了,岂不是要被人抄了后路?

身为河东路宣抚使的李逵,不仅仅要考虑宁化军的问题,还得考虑其他地区的防御。

很快,宁化军主将叛变的消息传遍了北线。

这其中最愤慨的莫过于和陈仪有联姻关系的将领,这些人一个个怒不可遏的将陈家的女子赶回娘家,并第一时间上表皇帝,要手刃叛徒陈仪。

但要说最为担忧的并不是这些将领,毕竟北线七个军,除了宁化军之外,其他几个军的主将都不可能动。

唯独从西夏投靠大宋的仁多保忠有点方。

他能叛变西夏,就能够叛变大宋。如果连大宋的皇帝都不信任他了,那么他只能投靠辽国了。可再换一家,他就会被重用吗?

别想了,投靠辽国要是可行,仁多保忠早就干了。可辽国是草原部落为主的帝国,仁多保忠如今带着族人在河间府繁衍生息。这地方水草丰美,加上又是边疆,人口稀少,非常适合草原部落的生存,而且冬天不冷,几乎不需要转场。

这样的生存环境,别说西夏了,就算是辽国也没有。

加上仁多部落的人口并不多,即便投靠了辽国之后,也非常有可能被其他大部落吞并。这等于说仁多部落没有任何选择,留在大宋是最好的结果。

可他这么想没用,关键是别人信不信的问题。

一旦大宋的皇帝认为仁多部落不可信,河间府这等好地方肯定没指望了。要是继续迁徙,恐怕仁多部落要被赶去青塘,甚至吐蕃边境了。那些地方,怎么和河间府媲美?

心急火燎的仁多保忠当即找来了长子仁多彦,嘱咐道:“你带着信立刻去宁化军找李大人,告诉李大人,我仁多部落全仰仗李大人照拂。一旦李大人需要,我全族上下必将拼尽全力,也在所不惜。”

仁多彦和李逵接触的过程并不好,他被李逵在延安府俘虏过。

按照李逵俘虏敌酋的习惯,先打一顿。

加上李逵还不讲理,这让仁多彦面对李逵产生了很大的抗拒心理。可面对父亲的嘱托,他也不敢任性,不解道:“父亲这是要投效李逵?”

“不投效不行了!”仁多保忠幽怨道:“我仁多部落经不起折腾了,离开大宋,天下没了我仁多部落的安身之地。”

仁多彦只好俯首道:“儿子立刻前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你是我的日久情深 智慧追寻者 未来之一起来捉妖 旺门佳媳 豪门女大佬的在线甜夫 GMAI人形少女 神偷狂妃:捡个萌娃做相公 日娱之遇见那些人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他的陆小姐又美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