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老将出马(4/5)
耶律洪基可能亲征,北线将领之中有任何可能被辽国胁迫的人都要剔除。
这都要打仗了,你却要来一手临阵换帅,这不是儿戏吗?
而李逵试探陈仪的办法也很简单,让他去攻城。
奏章传到了曾布的手里,他看后,不作评价,反而看着李清臣的背影出神。边军,尤其是河东路和河北两路的边军,都不被朝堂可信。置将法之后,很多将领在军队之中的任期都很短,却有些将领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见动弹。
这话要是问了出来,就像是往茅坑里人石头,会引起公愤。
但要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怎么可能?
章惇作为宰相,率先开口,但他不是对皇帝建议,而是询问花荣:“李逵还没有其他的打算吗?”
“这个,有倒是有,可是末将离开了河东路之后,就马不停蹄的赶来京城。军中之事,如今的也不是太清楚。不过李大人曾经说过,想要让辽国改变攻打我大宋的决心,需要一场大战,而且要速胜。”
花荣也不过是将李逵的嘱咐说辞给说了出来。面圣的机会虽难得,可说错话的结果很严重。而李逵能信任,还有点见识的属下之中,也就是花荣了。
其他人,要么就不是办事的料,要么就不可信。
章惇问:“打哪里?”
“涿州,李大人告诉末将,如果陛下问原由就说涿州是聊过南京道的门户,如果能打下涿州,战火就不会烧入大宋境内,双方将在燕山一带厮杀,这是对大宋最为有利的局面。”
花荣谨慎道。
章惇思量了之后,也有了底。随后考量起来,谁适合派遣到河东路北线,成为李逵的副手。
李清臣问:“就飞廉军和禁卫军,能打下涿州吗?”
指望其他几个军是没希望的,也只有飞廉军和禁卫军才能给朝堂上的君臣带来惊喜。
但这话花荣怎么敢保证?只好装不知:“枢相,末将不知。”
“你且退下。”赵煦也看出来了,指望花荣能给他解惑是没希望了。等到花荣退下之后,皇帝赵煦忐忑的等待章惇的反应。
当初章惇力排众议让章楶担任收复河套的主帅,其实朝堂上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原因是李逵似乎比章楶更合适。
会不会李逵不满,而故意甩锅?
还是真的如李逵猜测的那样,情况已经非常不妙了。而赵煦想的只有一个问题,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御驾亲征了,他是否也要跟着一起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