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帮手(2/5)
他都吃过,而且有深刻的体会……不好吃。
也是有食物链顶端的吃货大佬,才会对这些小动物敢下嘴。甚至不信邪的弄死几个放嘴里。苏轼就做过这样的事,大部分都不太幸运,要么难吃的不得了,要么厨艺堪忧。而且厨艺的原因是主要原。因为华夏吃货界有一个共识,没有不能吃的食材,只有手艺不精的庖厨。总之,他热衷于各种食物的制作(主要是自己发明的黑暗料理),且少有成功过,仅失败的经历让任何人回忆起来都是一场难以言说的浩劫。
当然,每一个执着的吃货,都不会一直不走运。苏轼也走运过,他在海边忍不住吃了生蚝之后,运气爆棚,他终于找到一种回味无穷的美食。
在苏轼的食谱中,有两样东西不吃: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除此之外,他都有忍不住上去咬一口的躁动。
苏轼眼巴巴的瞅着不好逮的家雀,有点懈气。
他不是闲的没事做,而是……好吧,他确实很闲。主要是没有可用之人,一开始,李逵建议从茶监手中调集人手,颖州所在的茶监,姓黄,是从宫里出来的太监。不会和地方官走得很近,如果让刘家出面,有大概率让黄太监调拨人手。
但苏轼觉得不妥。
倒不是太监不可信,而是茶监的人手,比衙役强不了多少。
要是巡查,维持秩序,说起来也不难。
可要是让这些人守住对苏轼来说如同命根子的粮仓,恐怕真有点为难人了。
不过好在李逵还有一个选择,刘葆晟。
刘贵人的亲爹,淮阳军都虞候,正五品的武将,手下近两百的亲卫和私军。这些人来到颖州,看守粮仓应该不成大问题。
唯独,刘葆晟手下没有得力的武将。
如今,苏轼只能在衙门里等着,等刘葆晟来颖州的那一刻,就立即动手。在此之前,他只能深居简出,闲着装成没事人的样子。
至于说刘葆晟会不会来?
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担心,雪花盐经营区拍卖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这可是一笔大钱。再加上沂州的发货数量很大。大名府,真定府,都已经有大批的拥趸。不得不说,曹家在赚钱一方面,确实厉害。一件毫无名气的消耗品,能够在短时期内就打开局面。沂州收到的货款足足有四万贯,这让一辈子都没有感觉阔过的刘葆晟有种要发达的兴奋。
相比沂州这样的小地方,颖州的销售更让人期待。尤其是李逵信上说,只要拍卖雪花盐的经销权,就能回笼大批的资金。至少十万贯以上。这让刘葆晟恨不得丢下一家老小都来颖州的冲动。
相比起来,曹家的经营有道,王家就差远了。但李逵相信,要让王家放弃雪花盐的经销权,也不可能。毕竟看到了钱,还是大笔的钱,王家就算是再有钱,对于几万贯的收益,还不至于大气的说不要。
李逵走入庭院,看到苏轼有点发愣的提不起劲来,顺着苏轼的目光向上看去,发现一群麻雀。这玩意别看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