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脑脑交互(2/5)
圈子内没有什么世界知名学者,毕竟脑领域太过前沿,又很难出成果,没有太大资金的投入,就没有主流媒体的追逐,
研究脑领域,要么是因为兴趣,要么是为了事业,很多人都憋着一口气,想要成为下一个吴恩达教授。
都说吴恩达教授成就了英伟达,但何尝不是英伟达反过来促使吴恩达名满天下。
深度学习不是人工智能的独木桥,当初关于如何构建人工智能,有多条路径在探索。
以吴恩达为代表的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们,找到了英伟达公司,向其提出以gpu进行人工智能的计算。
这才有了后来的爆发,可以说双方相互成就,如果没有英伟达高质量gpu芯片,也就没有现在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
现在研究脑领域的专家们,同样多面开花,一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各自研究领悟不同,方向不一,称得上千奇百怪。
其中最让何乾感兴趣的是“脑脑交互”实验。
在去年,也就是2015年,杜克大学尼克莱利斯教授在猴子身上成功完成了第一个“脑脑交互”实验。
他让三只猴子通过脑机接口,共同做一个游戏。
这个实验本身很复杂,简单来理解就是,每只猴子只有部分信息,三只猴子必须彼此分享信息才能完成任务。
而唯一连接它们的就是大脑中植入的电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